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草根講歷史 不妨一試

http://www.CRNTT.com   2009-09-15 12:35:14  


袁騰飛的授課語錄以“飛”著名
  中評社北京9月15日訊/央視《百家講壇》當紅主講人袁騰飛以生動、幽默的講述廣受關注,但他近日涉嫌抄襲一事在網路熱傳,袁騰飛的草根講史也進一步引發了網友的“非常關注”。《北京晚報》今天刊登評論員張麗的文章“講歷史是個麻煩事”,作者表示,“…與其遮遮掩掩捧出一些學術‘超男超女’,不如幹脆就直接改成‘聊齋’,搞搞全民‘史普’。只要別戲說、胡說,讓草根來講講歷史並不是壞事。哪怕100個觀眾中,有一個借此對歷史產生了興趣,能夠真正去嚴肅地學習、探究,就善莫大焉”。文章內容如下:

  最近在《百家講壇》很紅的袁騰飛有兩個身份,其一,他是學生們的“最牛歷史老師”,其二,他是小說《柔福帝姬》的涉嫌抄襲者。第二個身份一旦坐實,第一個身份將危若累卵。所以,不能不說,《百家講壇》是個神奇的地方:原本無甚名頭的,忽然就成了“國學大師”;原本已然最牛的,忽然就有點千夫所指。 

  看似眾說紛紜的現狀,其中的關節是非不出兩個層面。第一,草根講史;第二,百家講壇。 

  先說草根講史。這輪風潮大體是從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掀起的,然後中國所有的朝代幾乎都被事兒事兒地講了一遍。這種講述顛覆了傳統歷史書的套路,轉而採取一種更平易近人的民間語言。當然,這樣的不嚴謹態度無論如何不入正經史家的法眼。但不可否認,它的確起到了普及歷史的作用。一直以來都不乏呼籲要民眾了解歷史、學習歷史的呼聲,好像我們的老百姓都特沒文化。實際上,只要看看以天涯“煮酒論史”板塊為代表的草根歷史論壇就能發現,愛好、研究歷史的平頭百姓大有人在。大概專家高高在上,無暇也不屑往下看?反正,學院派和野狐禪,各有各的玩法。 

  但《百家講壇》讓涇渭不再那麼分明。一直以來,上了這個節目的人都或多或少為人詬病。袁騰飛三尺講台拿得下來,那是因為無論授課語言多麼“飛”,但終究不離教學大綱的譜兒。不過上到百家講壇顯然還是有些別扭。且不說抄襲事件,只說那些被網友挑出來的史實錯,袁老師實在應該對這些硬傷採取“有則加勉”的積極態度,而非顧左右而言他。 

  其實要解決這種別扭也很容易,百家講壇只要把定位稍作調整就可以。與其遮遮掩掩捧出一些學術“超男超女”,不如幹脆就直接改成“聊齋”,搞搞全民“史普”。只要別戲說、胡說,讓草根來講講歷史並不是壞事。哪怕100個觀眾中,有一個借此對歷史產生了興趣,能夠真正去嚴肅地學習、探究,就善莫大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