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新一年 中美經貿有摩擦更應有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10-01-03 10:20:01  


中美貿易有摩擦是必然的,但是誰也不會離開拳壇。
  中評社北京1月3日訊/2009年,中美在經貿領域的合作與摩擦成為全球媒體關注的熱點。總體來說,呈現出相互依賴性更加深入、對話和溝通更加平等、貿易糾紛逐漸增多三大特點。這都反映出中美經貿關係既是融合、合作過程,也是摩擦、衝突過程。但把握大局、拓展共同利益,無疑符合雙方及全球利益。

  經濟參考報發表記者劉麗娜述評文章稱,展望2010年,由於美國經濟形勢尚難言樂觀,美國國內政治變數巨大,中美經貿關係至少面臨兩大挑戰:

  首先,中美貿易摩擦可能受政治影響而升級。中美經貿關係中面臨的最大挑戰並不是來自經濟體系,而是來自政治活動和政治目標的干擾。很多美國國會議員對中國人民幣匯率、知識產權保護和其他貿易政策採取強烈批評態度,例如民主黨參議員舒默等人,其撈取政治好處的不純用意昭然若揭。

  2010年,中美貿易不平衡仍將是眾多問題之源,其中人民幣匯率問題仍將是焦點。在近日舉行的國會經濟聯委會聽證會上,舒默再次就人民幣升值問題強烈要求白宮對華施壓。

  此外,中短期來看,中國對美國的順差格局很難發生實質改變。目前的中方順差格局不是任何一國特意或惡意造成的,而是雙方由於結構性因素所帶來的必然結果。美方對此也十分清楚,因而在高調渲染對華巨額逆差的同時,將重點放在了市場准入、知識產權等領域。2009年,美國對華採取的貿易救濟措施就包括反傾銷和反補貼,“337條款”,以及特保案等。2010年,美國對華貿易救濟措施形式可能會出現更多花樣。

  按美國統計,中國對美順差已有26年,不平衡規模已占美國全部逆差約30%,不平衡的集中度也非常高,這與上世紀60至90年代日本與美國之間的貿易不平衡相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就認為,由於失業率居高不下,2010年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預計不可避免。

  其次,中國在資源獲取上可能面臨更大的國際利益衝突。中美兩個大國保持本國經濟發展都需要大量能源資源。在國際舞台上,中國要保持自己的資源供應鏈,難免對美國主導的原有秩序造成影響。

  彼得森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前美國財政部副部長伯格斯滕在其新書《中國崛起:機遇與挑戰》當中說,歷史上,一個大國的興起在改變世界經濟秩序時往往會因資源爭奪而引發戰爭。

  這種擔憂在美國很多專家和決策者中普遍存在。《超級融合:中美如何成為一個經濟體以及世界繁榮為何有賴於它》一書作者扎卡裡•卡拉貝爾就持有這樣的看法。他說,歷史上的大國權力轉移迄今只有英美之間沒有發生戰爭,但這兩個國家講同一種語言,有共同的價值觀。他對中國力量發展所帶來的挑戰表示擔憂,認為在國際資源的獲取上,中美之間將有更多摩擦點。

  此外,中美經貿領域未來可能爆發矛盾的領域還包括勞工保護和產品質量、高科技出口管制、東亞地區合作等問題。

  文章指出,儘管如此,很多專家認為,中美關係已進入非常成熟的階段。儘管存在現實的和潛在的利益衝突與摩擦點,但2010年雙邊經貿關係並不會發生重大變局。 

  文章最後說,再用好與壞來形容今天的中美關係已經太膚淺,因為雙方都在適應全球化趨勢。中國在全球化時代的“和平崛起”,就是與全球利益和目標不斷融合的過程,就是與美國等貿易夥伴不斷相互適應、調整的複雜互動過程。而中美經貿領域的良性互動不僅有利於兩國,更是對世界和平發展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