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切莫如此迅速就忘記“毒奶粉”的教訓

http://www.CRNTT.com   2010-02-03 11:12:09  


三鹿“毒奶粉”事件,以數萬名兒童的生命和健康為代價,給中國上了一堂食品安全教育課
  中評社北京2月3日訊/2008年的三鹿“毒奶粉”事件,以數萬名兒童的生命和健康為代價,給中國上了一堂食品安全教育課。事後,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地方政府、乳製品行業等都進行了總結和反思,做出了各種承諾和表態。然而,近日多個地方再度曝出三聚氰胺“死灰複燃”,我們應回頭審視,以生命為代價的教訓,究竟有多少被汲取,又有多少被遺忘。網易《另一面》發表文章“三鹿事件,被遺忘的教訓”表示,“三聚氰胺的死灰複燃,再度敲響警鐘。應對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應該總結教訓,從各個環節上,守住產品質量關,而非等到民眾為此付出生命代價後再去治理。”其內容如下:

    教訓一:信息不透明,未能及時防止危害擴大

  教訓總結:

  在對於三鹿事件的總結中,被提及最多的是信息公開。從2008年3月至9月長達半年的時間里,質檢總局、衛生部、石家莊市政府、三鹿公司任何一方將此危及嬰幼兒健康的信息披露,都將避免更多傷害,然而,這一信息卻被一再隱瞞,直到局面無法控制才不得不披露。

  2009年3月,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說,“我們現在汲取三鹿奶粉事件的教訓,爭取用一種先發制人的辦法。對違法的行為,我們盡量早得到消息、早採取措施,早一點制止,不再發生三鹿這樣的事件。”2009年4月,據中國政府網公布的《國務院辦公廳2008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基本情況》,也以處置“三鹿”奶粉事件作為國辦“扎實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現狀:熊貓乳品問題“保密”了8個月

  信息公開不及時導致三鹿事件危害擴大化。然而,這一教訓在三聚氰胺再度襲來之時,再度被遺忘。2009年底,上海官方披露,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因涉嫌生產、銷售三聚氰胺超過國家標準的乳製品,被監管部門查處。但有媒體披露,上海市質監局早在2009年4月就已發現該公司的乳製品中三聚氰胺超標。在長達8 個月的時間里,這一信息一直對公眾保密。至於這些問題奶粉究竟流向何方,是否已經被完全召回,是否再度導致“結石寶寶”的出現,至今仍沒有官方解釋。

  2010年1月30日,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才對外正式披露稱,2009年以來,陸續查處了上海熊貓煉乳、陝西金橋乳粉、山東“綠賽爾”純牛奶、遼寧“五洲大冰棍”雪糕、河北“香蕉果園棒冰”等多起乳品三聚氰胺超標案件。而經媒體調查,貴州、四川、江蘇等地衛生、質檢部門早在1個多月前就已接到函件,清查上述問題廠商生產的乳製品。也就是說,在對媒體披露此事前,全國的執法部門已經暗自調查了1個多月。而在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對外披露消息前,其實已經有媒體率先披露了多種乳製品中三聚氰胺超標的消息。由此可見,在這次事件中,政府部門的信息公開再次滯後。在執法部門暗自圍堵三聚氰胺之時,這些問題產品有多少被消費?是否已經造成了危害?這些關鍵的信息,再次被回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