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韋伯格:國際社會要如何與中國相處

http://www.CRNTT.com   2010-02-07 09:10:00  


去年的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上,中國政府的舉動就相當引人注目。
  中評社北京2月7日訊/“中國的崛起必將伴隨著融入國際社會的舉動,但當一個擁有2萬億外匯儲備的國家開始一改之前的舉止,變得更加強硬時,全世界似乎都沒有找到最新的解決辦法。國際社會只能先觀察一下,看看中國只是行為發生了變化,還是隨後也會開始改變他的外交政策,而盡早學會和這樣的中國相處,絕對是一個嶄新的課題。”武漢荊楚網日前登載韋伯格文章“國際社會要如何與中國相處”,內容如下:

  美國對台軍售激起了中國政府的強烈不滿。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在召見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時,不僅表達了極度的憤怒,同時還威脅將影響到中美在區域問題上的合作。雖然中美在區域問題上的合作,包括朝核和伊核問題在內,並未見到實際的成果,但這種表態仍然在過去的對台軍售肥皂劇中不多見。在這些地區安全問題上,中國所能作出的制裁比較有限,最多是作出不太積極的姿態。

  此外,引人注目的是,中國一改過去暗中制裁對台軍售的公司,此次公開表示要對這些公司動手。這些公司包括西科斯基飛機公司、洛克西德—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西科斯基的母公司“聯合技術公司”在中國擁有多家子公司,包括在中國擁有一定知名度的“奧的斯”牌電梯。而波音飛機在中國民航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截止到去年6月,在中國運營的1383架民用飛機中,有736架是波音飛機。中國很有可能再打“空客牌”,但鑒於之前與歐洲生氣,就買波音飛機,與美國生氣就反其道而行之的過往經驗,此等制裁也應該相當有限。

  綜上所述,中國的制裁很難有實質性的動作,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姿態,在國際金融危機中飽受讚揚的中國政府,近一年來的外交比過去的韜光養晦有了明顯的改變,表現得相當自信。我們簡單回顧一下這些自信的舉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