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統計局、央視和足協頻現“見證奇跡”

http://www.CRNTT.com   2010-03-07 09:12:54  


足協不理睬公衆的情緒,多次上演“見證奇跡”的角色。直到公安部門介入“賭球”、“假球”的調查,中國足球“見證奇跡”的時刻才開始停頓下來。
  中評社北京3月7日訊/“統計局、央視和足協頻現‘見證奇跡’的時刻說明:社會公眾的影響力、網民的感受並沒有我們想得那麼大,有時看起來是巨大的,其實是微小和脆弱的。我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也是一樣的,千萬不要把群眾的影響力和自己的學識修養想得那麼大,有時領導層的一句話就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那麼,何謂“見證奇跡”?網易日前登載文章《鄧如山:統計局、央視和足協頻現“見證奇跡”的時刻》,內容如下:

   國家統計局不顧社會公眾的感受,上演了一回“見證奇跡”的角色,國家級別的統計局在2月25日正式公布了2009年中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上漲的數據後,立刻引起了網民的轟動性的反響,社會輿論是一片嘩然,雖然網民沒有發出讓統計局局長“下課”的聲音,更不會有統計局的官員提出“引咎辭職”的請求,但是有大量的網民感到十分惱怒,有一種被忽悠的感覺,網民們怎麼也想不到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的價格上漲了1、5%,其中新建住宅的價格上漲了1、3%,而二手房的價格上漲了2、4%,房屋租賃的價格下降了0、6%,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這幾組數據幾乎是說在2009年中國主要城市的房價沒有上漲,這樣的“微小上漲”是統計出來的,與2009年中國主要城市房屋價格“突飛猛進”的發生過程極不相稱。

   面對網民和社會公眾的質疑,國家統計局的相關人士早就“胸有成竹”,準備好了“預定”的解惑答疑的資料,之所以出現統計的數字與公眾的感受巨大偏離的現象主要有兩點原因,其一是統計局的調查方法是一種非全面的調查,採用的是一種地方報表與調查員實地調查相結合,重點調查與典型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其二是平均的統計法,2009年初房價偏低,2009年末房價偏高,平均一下的房價漲幅數值就只有1、5%,不僅如此,統計局還進行了“技術處理”,用一種逐月對比的“環比數值”來進行平均的統計,由於足月足月的“環比增長”數據很低,所以總體的平均數據也就很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