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轉基因作物 究竟安全嗎

http://www.CRNTT.com   2010-03-15 11:33:44  


其實人類今天種植的作物,沒有一種是“自然”的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訊/反對種植轉基因作物的人們,並非都是由於科學上的疑慮(且不說其理由是否站得住腳),有的是出於其信仰,認為人類不應該種植“不自然”的作物。但是人類今天種植的作物,沒有一種是“自然”的,全都是人工改造過的。這個改造過程發生於大約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開始嘗試種植糧食的時候。在種植過程中,發現有的植株有人們想要的性狀(比如產量比較高、味道比較好),於是其種子被保留下來,繼續種下去。在下一代中,又選擇“品質”最好的往下種,這樣一代代地選擇下去,就能得到“優良”品種。達爾文後來把這個過程稱為“人工選擇”。

  這個過程非常緩慢。在新石器時代,“馴化”一種野生植物要花上千年的時間。1719年,英國植物學家費爾柴爾德發明了一種創造作物新品種的方法——雜交育種,把作物的不同品種進行雜交,在其後代中選育具有優良品性的品種。到了20世紀初,遺傳學的創立為作物育種提供了理論依據,植物學家用雜交育種方法創造出了許多在農業生產上有巨大實用價值的新品種,這些新品種都是自然界原先沒有的。

  但是不同物種之間的雜交很難成功。在20世紀30年代,植物學家發現使用秋水仙碱能有效地克服遠緣雜種不育的難題。之後又發明了細胞質融合技術,把來自兩個物種的細胞融合在一起,從中培育出雜交後代。有了這些技術,雜交打破了物種障礙,雜交育種不再限於物種內部,兩個不同的物種之間,甚至不同的屬之間的雜交成為了可能。比如,通過把屬於不同屬的小麥和黑麥雜交,就能創造出既有小麥的高產又有黑麥的抗銹病能力的新物種小黑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一種新的育種技術——誘變育種獲得了廣泛應用。它通過使用化學誘變劑或輻射來誘發種子產生基因突變,從中篩選出具有優良性狀的新品種。比起雜交育種,誘變育種更加“不自然”,因為它直接改變生物體的遺傳物質,創造出了新的基因。

  這些方法都屬於經典育種技術,育種學家在使用這些技術時,其實是相當盲目的,並不知道他們給植物新品種引入了什麼基因。從遺傳學誕生日起,人們就夢想著有一天能夠直接而精確地改變生物體的基因,或者說,對生物體實施“遺傳工程”。這只有在分子遺傳學誕生以後,才成為可能。

  第一次遺傳工程是1971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生物學家伯格實驗室完成的。他們把噬菌體λ的DNA片段插入猿猴病毒SV40的基因組,首次在體外將來自不同物種的DNA重組起來。這個重組DNA分子由於含有哺乳動物病毒序列,有可能被結合進哺乳動物細胞的染色體中;又由於含有噬菌體λ序列,有可能在細菌(例如大腸杆菌)中擴增。

  雖然由於許多人擔心擴增含有病毒序列的大腸杆菌的危險性使得伯格中斷了進一步的實驗,但是伯格實驗已為未來的遺傳工程繪制了藍圖:用細菌擴增重組DNA,並把重組DNA引入生物體中。

  伯格在1971年6月冷泉港會議上首次報告其實驗結果時,就引起了分子生物學家們的擔憂:伯格採用的病毒SV40是一種致癌病毒,這種研究有可能培育出攜帶致癌基因的重組大腸杆菌,由於人體腸道內就生長著大腸杆菌,一旦重組大腸杆菌從實驗室中逃逸,就有可能在人群中傳播它們所攜帶的致癌基因。1973年1月22-24日在加州阿斯洛馬舉行會議討論了重組DNA技術的危險性問題。

  這一年的3月份,波義耳、科恩實驗室大大改進了重組DNA技術,成功地進行了“分子克隆”。他們採用細菌的質粒作為重組DNA的載體。質粒是一種環形的DNA分子,攜帶著能抵抗抗生素的基因,一旦進入細菌細胞中,就能自動大量地複制,並表達被重組進去的基因。這個實驗進一步引起了分子生物學家們的擔憂。美國科學院建立了一個專門的委員會,由伯格任主席,在1974年同時給《美國科學院院刊》和《科學》寫了一封信,建議分子生物學家自願地暫停重組DNA實驗,召開一次討論會討論重組DNA技術潛在的危險性。會議於1975年2月24-27日在阿斯洛馬舉行,衡量了重組DNA技術的潛在危險,建議繼續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同時應採取措施降低實驗的危險性。1976年6月23日,美國國家衛生院在阿斯洛馬會議所提出的建議的基礎上,公布了重組DNA研究規則。與此同時,歐洲國家也制定了類似的規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