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如何化解地產泡沫和財政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10-03-22 08:21:26  


地產泡沫和財政危機是經濟生活中的兩個不幸的根源
  中評社北京3月21日電/地產泡沫和財政危機是經濟生活中的兩個不幸的根源。證券時報發表復旦大學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邵宇文章表示,中國的風險在於地方政府,各級地方政府積累的債務接近6萬億元。要解決這一困局就要各部委聯合行動,理想的情況是把多餘的流動性逐漸消融在3-5年的時間窗口中。

  中國的風險在於地方債務

  文章稱,幾乎所有經濟體中都埋藏著地產泡沫和財政危機這兩個定時炸彈,並有著多次爆炸和造成重大傷亡的記錄。

  前者如1990年代日本地產泡沫破裂導致的“失去的十年”,和現在幾乎每個地球人都身陷其中,並為此困苦不堪的美國次貸危機;後者如1980年代橫掃拉美的國家債務危機和目前正在進展著的希臘財政危機以及隨時有可能蔓延成歐元區危機。

  遺憾的是,中國也不例外。在房地產方面,2007和2009年兩次房價飈升大家都感同身受。房價上漲過快,導致夾心層只能望“蝸居”興嘆,這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同時也成為一個政治問題。在財政方面,中國的特殊性體現在風險不在中央政府,而在地方政府。2009年中央政府債務餘額相當於當年GDP的26%,貌似健康。但據中金的估算,各級地方政府通過3800多家投融資平台積累的債務接近6萬億元,其中的大部分最終會由地方政府埋單。再加上政府承諾改善民生方面的未來投入,加在一起,就使得中國政府的整體負債水平迅速逼近60%的歐盟標準。

  如果說這兩塊都是炸藥包的話,那去年為了應對危機而不得不投放的天量信貸則為它們插上了雷管。與房地產有關的生產融資活動包括政府土地儲備貸款和地產商開發貸款。在銷售環節上,住房按揭貸款最終提供了購買力以完成資金循環。歸根結底過度信貸投放本身(包括流入的國際熱錢)以及由此產生的通貨膨脹預期驅動了地產泡沫。再看地方財政方面,截至2009年底,約占全年新增貸款40%的3.8萬億進入了各地的政府投融資平台,加上以前未償還的貸款,現在地方政府的負債率(相對於他們收入)高達近20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