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吸收外國人才 日本不如中韓

http://www.CRNTT.com   2010-04-17 09:27:17  


日本對外來人才的吸收能力不強
  中評社台北4月17日訊/“到日本各地採訪時,常聽到一些工業園區說要效法美國的矽谷,但實際上,日本對海外高科技人才的招募、吸收並不積極,也沒有美國那樣對外國人的包容性。看到中國大陸、韓國等亞洲國家積極朝國際化發展時,總感覺日本似乎仍然躲在‘世界第二大經濟國’的餘暉中。”《中國時報》今天登出黃菁菁的文章“吸收外國人才 日本不如中韓”,文章內容如下:

  日前看到一個日本電視新聞節目在民調中指出,百分之六十四以上的日本企業在應徵外國留學生時,多要求他們的日文程度要和日本人一樣,儘管他們具備高科技專業知識或是多種語言能力,都不見得會在評分時成為加分的重點。 

  節目中還介紹,韓國政府如何鼓勵商學界吸收國際高科技人才,有些韓國的大學研究所甚至提供研究高科技學系留學生免學費、供住宿、供生活費,甚至保障就業機會等優惠,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畢業後留在韓國就業或研究。 

  反觀日本每年有十三萬留學生,留在日本就業的僅一萬人,不到全體十%。許多留學生都無奈說,本來想留在日本企業發揮一技之長,但是要在日本社會中跟日本人競爭實在太難了,有的則是無法適應有點像軍事化管理的日本企業文化。 

  其實光看日本大學畢業生的“就職(就業)活動”就不難瞭解其難度。曾聽在日本唸大學的西方留學生抱怨說,本來對世界第二大經濟國的日本非常憧憬,到日本唸書後才發現,從大三下學期開始就要忙著找工作,很多人大四幾乎都不上課,真不懂為何找工作要花一整年的讀書時間。 

  也有留學生說,日本企業採用外國留學生,不該要求他做和日本人一樣的工作,應該要適才適所,透過外國人增加對異國文化的瞭解,增進與國際社會的溝通才有助於日本企業打進國際市場。 

  日本的大學應屆畢業生說,他們從大三下學期起,老師就會開始指導如何寫履歷表和自傳等,接著每個企業會陸續在網上公告說明會、應徵方式、時間等消息,報名要眼明手快,電腦按鈕按得比別人慢,可能連送履歷表的資格都沒有。 

  有大學老師還叫學生最好報名上百家企業,否則在“就業超冰河期”很可能找不到工作,當然還要有不停接落選通知書的心理準備,找一年工作應可練就百折不撓功夫。 

  也有盡職的老師為學生準備各大企業的考古題和面試題,還指導學生該如何回答,難怪有擔任面試主管的銀行界友人說,現在的大學生怎麼都沒自己的想法,同樣的問題問十個人居然有半數以上的回答都一樣。在日本找工作太過制式化,也讓外國人難以適應。 

  日本企業積極朝海外發展,但往往在語言、文化、企業倫理的差異上會有隔閡,這次豐田召回問題車的風波,也有媒體指出,這是日本總公司和外國分公司溝通和認知上有出入所致。 

  另一方面,與許多日本大學生接觸後的感覺是,他們重視群體,安於現狀,不太願意偏遠軌道,做些冒險的事,因此赴海外留學的學生近年來也有減少的趨向。 

  據美國政府調查,中國大陸和韓國赴美國留學的學生人數在過去十年中都成長了兩倍,日本赴美國留學的學生在過去五年則減少二五%,因此美國政府近來積極宣傳,希望能吸收更多日本學生赴美留學,才有助美日的相互理解和關係的發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