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希臘的悲劇與歐洲的悖論

http://www.CRNTT.com   2010-05-11 10:29:48  


CFP供圖
  中評社北京5月11日訊/“撇開那些技術性的問題不談,希臘危機全面地向我們展示了歐盟和歐元這兩種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超國家組織”和“超主權貨幣”深刻的內在悖論。”

  希臘的悲劇與歐洲的悖論 

  陳季冰
 
  “超主權貨幣”的內在矛盾!
  
  雖然希臘危機涉及許多財政金融專業問題,並與高盛(近來它自己也官司纏身)等國際投行的市場創新及標普、穆迪等國際機構的信用評級高度相關,但其根本性的原因其實並不複雜:政府高負債,也就是說,國家財政嚴重入不敷出,導致主權信用一落千丈。不論這種國家債務被設計成多麼眩目的金融市場品種,當希臘政府無法借到新的債去償還到期的舊債時,危機便不可避免地爆發了。這種狀況,與上世紀90年代拉美許多國家出現過的貨幣危機其實十分相像。

  但不同點在於,希臘不像當時的阿根廷或巴西,它身處於一個更大的統一經濟體——歐元區之內。當年阿根廷爆發債務危機時,我們看到,在國際上,它的貨幣在幾天之內墜落式貶值;在國內,通貨膨脹率瞬間升至百分之幾百。希臘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它所使用的貨幣的政策主導權不在它手裡,歐元的匯率雖然也必定會受到牽連,但它更多的是整個歐元區經濟全貌的反映。畢竟,經濟發達、財政穩健的德、法兩大國才是歐元的主導力量。

  這看似是希臘的福音,因為它畢竟能使希臘經濟免於立即崩潰的厄運。然而,從反面來看,這又何嘗不是希臘進行下一步改革的重大障礙?

  希臘政府眼下正面臨著痛苦的選擇,要麼,堅決地抵禦住民眾的壓力,勒緊褲腰帶,以此作為條件,換取歐元區其他國家和國際金融機構雪中送炭的貸款。這是一項長達三年的漫長緊縮計劃,可不是通過一次國會投票就能夠輕易搞掂的!要麼,屈從於民意,使自己不可避免地走向破產,並最終被歐元區開除。或使自己的地位變得與黑山共和國類似——黑山將歐元作為法定貨幣,但並非歐元區的正式成員國。後一種結果不僅對歐盟和歐元區是一個重大打擊,對希臘本身更是滅頂之災。

  因此,“雅典的公民們”,真相就是如此簡單和殘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