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創造更多更靈活平台深化兩岸直接交流

http://www.CRNTT.com   2010-06-21 07:40:40  


賈慶林宣布第二屆海峽論壇正式開幕。記者胡美東攝
  中評社北京6月21日訊/號稱出席的台灣同胞人數更多、階層更廣泛的第二屆“海峽論壇”,顯然是兩岸交流向更廣的寬度、更深的深度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實際上,參加這屆“海峽論壇”的台灣同胞,基層人士佔到百分之八十,來自台灣中南部的約佔百分之六十。台灣工會、青年、婦女、文化、體育、民間信仰、工商、農業、旅遊等三十個界別的代表人士參加了論壇活動,比首屆新增十個界別。這有別於“國共論壇”的以兩岸精英人士為主,由“草根”階層“發聲”,從經濟領域向其他領域拓展,交流對象從政經各界向社會基層深入,交流地點從城市向農村,從北部向南部延伸。 

  雖然自兩岸開放交流二十多年來,尤其是“胡連會”開啟始兩岸政黨交流以來,兩岸交流正向縱深發展,但北京並不滿足於此。要本著“做台灣人民工作”的意願,在繼續促進兩岸精英層交流及政黨性質同質交流的同時,引導到規模更大層次更深的基層交流及各黨派交流去去。因此,以邀請台灣各基層界別代表和中南部同胞出席的“海峽論壇”,就是有別於每年進行的“國共論壇”,使兩岸之間的論壇活動從議題的溝通發展為心與心的溝通,充滿了人性化。八閩大地成了兩岸平民百姓的大聯歡嘉年華,洋溢著親情融合的氣氛。 

  要在短短的五天內集中地舉辦二十多項大型活動,其背後的組織策劃安排調度等,頗為考人。只有事權集中、行政執行力高的中國大陸才能做得到。出席“兩岸論壇”的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黃敏惠說,希望“兩岸論壇”能在台灣舉辦,這當然是好建議,故得到不少與會者的贊同和支持。但在技術上,先不要說是民進黨是否會阻撓搗亂了,就算是表面上看起來比較單純的組織工作,如按照“福建模式”,台灣方面恐怕就做不到。由此可反襯出,具體承辦“海峽論壇”的福建省委、省政府及廈門市委、市政府的魄力和能力,令人欽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