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宣傳中國形象 不能光靠姚明

http://www.CRNTT.com   2010-08-05 08:47:08  


 
兩部國家形象宣傳片,主題都不在點子上 

  本次宣傳片主題:用名人詮釋“中國人”新面貌

  根據項目的總策劃人朱幼光介紹,這次開拍的國家形象宣傳片,分為30秒的《人物篇》和15分鐘的《角度篇》。在《人物篇》的創意架構中,是由約50人的中國科技界、體育界、金融界、思想界、企業界等領域名人,按一組組的群像出現,來詮釋祖國形象。出現的名人包括李嘉誠、王建宙、李彥宏、馬雲、丁磊、郎平、鄧亞萍、姚明、劉翔、丁俊輝、陳魯豫、馬艶麗等等,旨在以“中國人”概念打造中國形象。換而言之,就是攝制組所請來的這五十位名人,代表的是“中國人”的形象。
 
  但是五十名人中的大多數卻不具備世界知名度

  在北京奧運會結束後不久,一家美國媒體搞了個調查,在紐約華爾街上隨機採訪一些路人,請他們說出3個著名中國人的名字,無論古今。受訪者中,有近 1/3的人一個也說不出來;另有1/3的人勉強答出了“毛澤東”;只有1/3的人能說出3個人名,且其中多數已不在世。

  可見雖然這五十人在中國都是家喻戶曉,但是除了姚明等少數人而外,諸如陳魯豫、馬艶麗等人也很難說在國際上享有多高的知名度。而著名媒體人王利芬還指出,這五十個人都活在當下,有的人還非常年輕,他們的後半輩子還是一個未知數,很難保證在他們身上負面的事情不會發生,這樣也會讓國家形象的闡釋出現歧義。此話不假,例如唐駿,曾經是許多年輕人的偶像,可是學歷門卻讓他曾經的許多崇拜者們都黯然神傷。既然是代表國家的形象,人物的選擇當然更應該慎重。
 
  去年的宣傳片:感覺更像是“中國代工”的廣告

  事實上,在去年年底,中國就已經有過一個國家形象宣傳片在CNN播放。這部名為《中國製造》的宣傳片以“中國製造,世界合作”作為主題,由商務部推動,四家行業協會直接投資製作。這個廣告片強調中國企業為生產高質量的產品,正不斷與海外各工作加強合作,但是好像並沒有表達出本質的東西,如果我們只是國外品牌的這些設計軟件,那麼他們本身就會為自己品牌的質量負責,所以會對中國生產他們品牌的產品進行嚴格的控制。而片中並沒有出現一個知名的民族品牌,反倒是IPOD和一位法國模特,感覺更像是“中國代工”的廣告。所以這樣一個廣告也充滿了爭議,不太成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