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英九吸取教訓開始轉型終於硬起來了

http://www.CRNTT.com   2010-08-09 08:16:44  


 
  其實,馬英九在剛當選及就任“總統”時,正是過於沉迷自己的“全民總統”形象,一心要把“總統”選舉中未將選票投給自己的那部分選民也“收歸”於自己旗下,因而事事處處遷就和討好泛綠選民,甚至首個拜會的“大老”就是千方百計要做泛綠“共主”的李登輝,並為了消除泛綠選民對“大陸政策走得太快”的疑慮,挑選了曾任台聯黨“不分區立委”的賴幸媛出任“陸委會”主委。因而傷了泛藍支持者尤其是深藍選民的心,甚至有人說“做馬英九的敵人好過做馬英九的朋友”。這一政策取向,致使泛藍支持者尤其是深藍選民普遍不滿,開始人心懶煥,並要藉著對政權影響不大的幾場小型地方選舉,包括“立委”補選和縣市長選舉,拒絕出來投票,要給馬英九一個教訓。這也正是國民黨連輸幾場小型選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黨內不少人都希望馬英九能“硬”起來,領導國民黨強悍出擊,全力捍衛馬政府的執政成績和兩岸路線,團結全黨、凝聚泛藍支持者,打好“五都”選戰和未來的“立委”、“總統”選戰,保證國民黨能長期執政,維護台海永久和平及兩岸關係永遠和平發展。

  尤其是面對年底的“五都”選舉,雖然這仍是地方政權選舉,但“五都”人口佔台灣總人口 的百分之六十,如果再像去年底今年初的幾場地方性選舉那樣,繼續輸選,必將會直接衝擊馬英九的黨主席領導威信及國民黨的信心士氣,使明年底後年初的“立委”和“總統”選舉崩盤。馬英九可能是吸取了教訓,已經擺脫了“全票總統”的迷思。實際上,在台灣地區,兩黨政治已經成形,國民黨、民進黨這兩個主要政黨都有其堅定的支持者,不可能“吞併”。由此,馬英九的轉型是時候了。果然,透過國民黨“全代會”的舞台,馬英九表演了“硬起來”的高難度動作,不再幻想將所有選票“整碗捧去”。

  其實,促使馬英九“硬起來”,除了有上述“內因”在起作用之外,還有“外因”促使其變化,那就是兩岸成功簽署“ECFA”的效應正在進一步發酵,不但是在國民黨和“陸委會”、“經濟部”的有效宣導,及不少企業“春江水暖鴨先知”地提前嚐到了甜頭,致使台灣經濟全面好轉之下,支持“ECFA”的台灣民眾越來越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形勢的進展初步兌現了馬英九在“雙英辯”中作出的各項諾言,尤其是可與東盟各國洽簽“FTA”--“ECFA”簽署後才一個來月,就傳來新加坡將與台灣洽簽“FTA”的消息。儘管北京外交部和國台辦都要求新加坡必須遵循“一個中國”原則,但由於台北是以“GATT”理事會經過與中方以及各締約方廣泛磋商之後,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九日由理事會主席發表聲明,承諾按照“一個中國”原則、“中先後台”,台灣以“台澎金馬單獨關稅區(簡稱‘中國台北’)”名稱加入的原則,處理台灣“入關”問題的模式,以“台澎金馬單獨關稅區”的名義,及“中先後台”--先在中國與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盟十國的“FTA”啟動生效之後才與新加坡洽簽的,因而北京並未正式出面加以反對阻攔,只是例行公事重申立場而已。這使兩岸簽署“ECFA”的效應發生了疊加效果。另外,蔡英文宣佈“反ECFA”全線退卻,民進黨“五都”選舉原本躺著選也可當選的南“二都”發生分裂。這些,都使馬英九底氣十足,成為馬英九“硬起來”的政治本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