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英“申遺”的兩種不同邏輯

http://www.CRNTT.com   2010-08-13 10:41:13  


 
  ※申請和保護“世界遺產”誰來管

  中國:文物局建設部一起管,登封項目曾“打架” 
 
  在中國,國家文物局和建設部,都是“申遺”的主管部門。只有景區內的歷史建築是由國家文物局管轄,景區的管理歸口又是建設部(城建司);文物局負責“文化遺產”、建設部負責“自然遺產”和“雙遺產”申報。但由於沒有統一的管理部門,“申報”之後的遺產管理工作大多都是地方政府各自負責。 
 
  剛剛“申遺”成功的河南登封項目,就差點因建設部和文物局“打架”而與“世遺”失之交臂。據“天地一中”項目的總負責人郭黛姮透露,登封項目向聯合國提交文本後,發現建設部也在啟動“五岳”項目,而“五岳”的“申遺”文本和文物局主導的“嵩山”項目有重合之處。按照規定,同一類型項目不能重複申請,這讓項目組不得不放棄原文本“另辟蹊徑”。 
 
  英國:申報監管都歸文化部,12個政府共管也不出亂子 
 
  在英國,文化部(DCMS、全稱“文化傳媒體育部”)是“世遺”申報的主管單位。包括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在內的各個行政單位可以提名自己轄區內的名勝古跡,由文化部統一審批篩選並最終提交。但申請名號不是文化部唯一責任,保護、檢查和整治遺產也是其職責範疇。 
 
  橫跨英格蘭、涉及12個地方政府的哈德里安長城管理堪稱為榜樣。1996年,遺跡的所有產權人成立管理委員會,每半年開會商討落實管理,監督和統一的工作則依然交給由文化部委托的英格蘭遺產組織負責。由於責權相對明晰、有統一監管機構“看門”,延綿數百里的哈德里安長城即使在經濟發展落後的地區,也得以堅守“不破壞遺址”的原則,甚至有必要時停止向游人開放部分保護區。

  ※“世界遺產”不便宜,誰來出錢

  中國:地方政府貸款“申遺”,門票收入僅10%投入保護 
 
  “申遺”的經濟效益,幾乎已成了“世界遺產”最重要的關鍵詞,但“申遺”其實是個耗費巨大的工程。在中國,作為主管部門之一的文物局只負責督查各地“申遺”條件是否符合,對各地經費既不作要求也沒有統計,更沒有義務支持支持。“申遺”前期投入巨大,地方政府大多採取先貸款“申遺”,再靠門票等收入償還的方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