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伊戰看西方文明的偉大與局限

http://www.CRNTT.com   2010-09-12 09:51:40  


 
伊戰暴露出西方文明的局限

  然而直至今日,伊拉克的民主和穩定制度卻沒有完全和真正建立起來,在這種狀況下,美國從伊拉克不得已的撤軍也凸顯了西方文明在擴張過程中的又一個局限。

  這個局限鑲嵌於不同文明的交往、碰撞和最終如何融合的過程中。

  西方文明自崛起以來就挾其強大而先進的力量在世界上高歌猛進,在這個過程中,既有其對其他文明有意無意的輕忽傲慢而造成的羞辱和傷害,也有武力至上的主張對其他文明的打壓與摧殘。因此,當年亨廷頓《文明的衝突》一經出版,便影響全球。關於西方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特別是伊斯蘭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爆發衝突的擔憂幾乎成為一個魔咒,並似乎被九一一事件初步印證。

  對自身安全的擔憂和對民主和平論潛意識的認同使得美國大多數民眾選擇了對發動伊戰的支持,當年小布什總統也因為伊戰而民望飈升。如果伊拉克被改造成功,“大中東”民主計劃得以實現,那小布什不但名垂美國青史,整個世界文明歷史都會有其一席之地。

  可惜,伊戰的結局非常尷尬。這個尷尬的背後體現了西方文明擴張過程中武力作用的局限:武力能摧毀一切,但不能建立一切。文明作為歷史長期的積澱,自有其內部的規律。作為西方文明獨特產物的民主,在現代化和市場化過程中雖然不斷成為一個普世性的價值得到認同和追求,但如何實現民主則是一個難而又難的重大課題。美國最終從伊拉克撤軍表明,民主很難從外部強行施與和移植。民主制度的建立需要融入到一個民族國家建設過程之中,先有現代民族國家,而後才有民主。在伊拉克這個有著複雜的族群和宗教矛盾的國家,其作為一個民族國家的資質尚不健全,遑論民主。

  從某種意義上說,伊拉克的民族國家建設要從美國撤軍後才真正開始。在這個過程中,解決族群、宗教矛盾和實現經濟發展的國家制度建設需要長期的磨合和試驗才能完成,伊拉克的民主建設也必須置於這個過程之中。經歷了這次戰爭,伊拉克重新走上專制和暴政獨裁之路的可能性已經很小。從這點看,也足以告慰所有在伊戰中逝去的亡靈。

  作者是中國上海復旦大學法學博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