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盧拉:重組拉美地緣政治版圖

http://www.CRNTT.com   2010-10-12 11:31:01  


 
  其二、成功游走美法之間。

  2007年11月巴西宣布在近海發現大型油田,美國旋即於2008年7月1日正式恢復海軍第4艦隊(U.S. Fourth Fleet),負責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的海域安全。為了制衡美國,2009年9月巴西與法國簽署的軍事合作協定包括在巴西建造核子動力潛艇。兩天後美國宣布將F18超級黃蜂式(Super Hornet)戰機技術轉移給巴西,並將在巴西進行組裝。

  其三、成立“南美國家聯盟”(UNASUR)。

  2008年5月下旬南美12國元首在巴西首都簽署《南美國家聯盟憲章》後該組織正式成立。2009年3月12個會員國更在智利成立了南美洲第一個地區軍事聯盟——南美防務委員會(The South American Defense Council)。這兩個組織的成立等於是認可巴西在南美洲的龍頭地位。

經濟發展成績亮眼
  
  巴西前總統卡多索(Fernando H. Cardoso)在其回憶錄《巴西,如斯壯麗:傳奇總統卡多索回憶錄》(The Accidental President: A Memoir)中曾謂“華爾街有許多人害怕盧拉一旦當選,會帶領巴西走上激進的道路”,但“也只有盧拉能夠向世界證明,拉丁美洲左派可以管理穩定的現代經濟”。

  2003年元旦盧拉在政府可能破產的恐慌中就職,當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開始向巴西發放該組織史上額度最高的貸款——300億美元。盧拉上任後非但拒絕違約的誘人建議,更制定了比IMF要求還要高的緊縮的目標—相當於GDP4.25%的財政盈餘,一年內就使得投資人信心恢復了。

  之後近8年間,盧拉推動的經濟改革獲得相當成效,具體成果列舉如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