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減肥怎麼成為危險事業?

http://www.CRNTT.com   2010-11-01 10:24:19  


 
  在大陸是另一個極端

  在大陸,“賽尼可”被授予了專利保護和行政保護,而“諾美婷”的保護申請沒有被批准,所以,才會出現以“曲美”為主的一批仿制藥。近日被禁的除了“曲美”,還有十餘種其他減肥藥,它們都屬一類。“諾美婷”被禁並沒有直接影響大陸市場,它其實早已退出大陸市場,最後一批進口藥品的保質期是今年初,當“曲美”等被禁,消費者才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

  這麼多同類仿制藥的出現,暴露了監管機構的問題。在鄭筱萸主政國家藥監局的時代,藥品批文只要花錢就可以搞到,一些僅僅改變劑型或增加了一點附加成分的藥物也被納入新藥審批程序,僅2004年就受理了10009種“新藥”申請,而同期美國藥監局僅受理了148種。這樣的後果就是,總有一款減肥藥適合消費者的口味,而實質上它們都有同樣的問題,一損俱損。

  ※還要反思對生命的漠視

  要拿自己的健康當回事

  越是發達國家,在愛惜生命方面越是周到細致。相反,我們在這個方面就需要好好反思,有些甚至是自身的問題。比如說,如果知道了“西布曲明”屬於處方藥,就得老老實實地遵照醫囑,以免自己不適用;如果不知道它屬於處方藥,一旦被誤導購買了,也要不憚於當惡人追究別人的責任。再者,目前減肥藥廣告幾乎複制了當年保健品的覆轍,“藥到病除”、“絕不反彈”等承諾滿天飛,頭腦不能發熱。

  相關機構要重視藥物反應案例

  由於對“曲美”等品牌建立了信任,它們突然退市後,消費者比較有情緒,比較集中的抱怨是,同類產品都暢銷十幾年了,為什麼國外發現那麼多問題,在國內卻沒有聲音,然後說不幹就不幹了?其實,藥監部門不是沒統計相關案例。從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5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共收到“西布曲明”相關不良反應報告298例,主要表現為心悸、便秘、口幹、頭暈、失眠等,無死亡病例。

  另一方面,雖然統計了這麼多案例,但不得不承認,藥監部門在這個問題上缺乏積極作為,都是在歐美宣布相關措施後,才進行一些跟進,其中還有一些時間差。近日有官員說,當領導必須得有政績,很明顯,這樣消極被動是做不出什麼政績的,還得改進統計模式,重視每一個藥物反應案例,並對統計結果建立合適的應對方案。


  結 語:說是召回銷毀,這些問題藥物可別像三聚氰胺一樣,伺機流回市場……

  (來源:騰訊新聞《今日話題》2010年11月1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