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減稅是大勢所趨

http://www.CRNTT.com   2010-12-10 08:39:37  


  中評社北京12月10日訊/中國的財稅體制到該改革的時候了。目前財稅體制的核心框架是在1994年確定下的。到2009年,中國財政收入占G D P的比重已經突破20%。與此同時,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的比重也在穩步上升。從這個角度看,“94年稅改”總體上是成功的,基本上達到了改革的預期目標。

  經濟參考報發表北京大學人力資本所研究員易鵬文章稱,但原有的財稅體制,在新的時期也暴露出種種問題:

  首要的問題是隨著地方承擔的經濟建設和公共事務越來越多,財權和事權的不匹配,使得各地方政府不得不在土地和各種收費上打主意。其中,2009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為14239.7億元,比上年增長43.2%,直接導致了各地房價的暴漲,抑制了民眾的其他消費,加劇了社會不穩定。

  其次是納稅人普遍抱怨稅負過高。現行的稅收制度的特點是“稅基寬、稅率高”。目前,財政收入、各種社會保障收入及其他非稅收入“三駕馬車”占G D P的比重保守估計已經達到30%以上,占比是1994年之前的三倍以上。稅負過高直接擠壓了企業和老百姓的收入。在G D P這個蛋糕劃分中,出現了國富民窮的局面。

  而流轉稅的負面影響是稅制迫切需要改革的另一個原因。目前的稅收以流轉稅為主體,在生產和流通環節徵收,主要來自於生產和貿易企業,因此,政府及其官員關注的重點放在企業身上,財政也就異化成建設財政。這直接導致了眾所詬病的“G D P崇拜症”。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