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陳志武:讓百姓分享經濟增長帶來的財富效應

http://www.CRNTT.com   2011-01-05 09:09:40  


  中評社北京1月5日訊/2011年繼續是中國轉換經濟增長模式之年。雖然這是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就一直在談的話題,但在過去十幾年里,由於一次次新的發展機會或者說力量,而被一再推遲。可是,現在沒法再推遲了,2011年是應該大力啟動民有化改革、抑制稅負擴張、賦予農民工遷徙並落戶城鎮的權利的一年。

  經濟參考報發表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教授陳志武文章分析,過去十多年,不僅沒改變投資依賴型、出口導向型增長方式,反而是更加強化對投資和出口的依賴,但是,經濟照樣能快速增長。為什麼呢?大的原因有三:城鎮化紅利、WT O紅利、國際秩序紅利。

  第一,1998年全面推動住房市場化改革,並同時為家庭和個人推出住房按揭貸款,那些改革舉措加上正在發生的城鎮化進程,給房地產市場和相關行業帶來一次巨大的發展機會,使包括餐飲業、家具裝潢業、零售業、金融業都能上升到全新高度。

  第二,從2001年加入WT O到2008年金融危機,甚至是到2010年,9年時間里,整個中國經濟和企業,都享受到了WT O紅利,讓中國的勞動力和製造業優勢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出口每年大幅增長。

  第三,雖然中國出口過去三十年在一些國家碰到不同程度的貿易障礙,但總體上,國際秩序對中國依賴外貿帶動增長的模式非常友好,冷戰之後幾乎所有國家對中國商品幾乎是無保留的開放,沒有太多從戰略安全、貿易保護角度排斥中國產品,世界市場沒有被劃成兩大或幾大陣營。

  文章指出,但到今天,上面三大因素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經濟增長模式轉型的壓力推到全新高度,未來經濟增長的動力只能來自國內需求,特別是民間消費需求,別無旁代。

  那麼,經濟增長方式從投資依賴轉向民間消費帶動,為什麼這麼難?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