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自主招生 南科大闖關風險誰擔?

http://www.CRNTT.com   2011-01-12 09:48:13  


  
何為用?南科大自主文憑之辯

  從文憑的信號意義看南科大前景

  沒有教育部的認可、自發文憑,南科大似乎是在拿自己的前途下賭注,令好心的旁觀者為它捏了一把汗。不過,依朱清時先生的高瞻遠矚,我以為南科大的險是值得一冒的。這不,在12月18日舉行的南科大2010年教改實驗班自主招生咨詢會議上,現場的火爆程度超出校方預計600多名學生到場,再加上衆多家長,主辦方不得不臨時增加了兩場咨詢會。這是不是說明南科大的舉動大有一呼百應的效果,說明同心同路的大有人在?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從理論上證明南科大之舉有著成功的內在屬性。 
 
  家長:看淡文憑重本事

  在複試現場的隨機采訪中,一位家長表示:“人有能力,是金子走到哪都要發光。”還有一位家長對學位不被教育部認可一點都不擔心:“只要自己有本事,到哪都不用擔心。”

  另有家長說:“我們是看重南方科大的牌子,將來或許不比清華、北大差,這樣的話孩子畢業即使沒有國家承認的學歷文憑,也不會影響其個人的發展前途。” 
 
  業內人士稱自授學位只能算非學歷教育 

  有教育業界人士認為南科大如此授予學位證書,“不過硬”、太“山寨”,與教育培訓證書無異,而且,證書與現行體制(升學、就業的學歷要求)不接軌,就讀這樣的學校,有諸多風險。對此,南京一所名校招生負責人認為,南方科大的大膽舉措勇氣可嘉,是一次很好的探索和嘗試。但從我國現有的教育體制來看,南科大目前的招生行為顯然不能等同於普通高校的學歷教育,只能算非學歷教育。 
 
國家統一文憑:浮華背後的困境

  三分之一應屆畢業生就業困難

  1990年代末以來,隨著高校擴招,我國每年畢業的大學生高達600萬人。由於擴招,就業市場競爭激烈,許多大學生面臨待業、失業的窘境。雖然人數多是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僵化的教育體制培養出的學生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以致學生走向社會後很難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數據顯示,從2003年以來,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保持在每月1500元左右,但同期農民工的月薪由700元躍升到1200元。在2008年畢業的近600萬畢業生中,約有三分之一未能在畢業後一年內找到工作。
 
  文憑重要,發證學校更重要

  文憑是學生質量的信譽證與保證書,是以學校名譽做背書的。從此可以看出,只要文憑與學生品質吻合,有沒有誰認可是次要的。我們知道,教育部認可也不是與生俱來的。從文憑的發軔歷史來看,是先有文憑,後有認證認可。而認證認可的目的是為了強化文憑的權威性。如果認證機構不能保證文憑的真實性與含金量,獨具形式的文憑是一文不值的。也因此,即使到現在世界上好些國家仍沒有統一的政府機構來認可學歷文憑,而是讓學校自己規管文憑的發放,讓市場去甄別文憑實力與內涵。有此可見,只要南科大本身過硬,文憑是否獲得國家認可,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攸關生死。 

  (搜狐評論2011/01/12)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