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工資上漲 收入差距迎來縮小的拐點

http://www.CRNTT.com   2011-01-14 08:44:41  


以農民工工資為代表的工資上漲有可能成為這一拐點出現的契機
  中評社北京1月14日訊/在認識一個國家經濟發展與收入差距變化關係的問題上,有一個“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假說:在經濟未充分發展、人均國民收入較低時,收入分配將隨著經濟發展而趨於不平等;其後,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均國民收入水平提高,收入分配差距將逐步縮小,最終達到比較公平的收入分配狀態。人民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瑞龍文章表示,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但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拉大,引起人們的憂慮。收入分配差距在什麼時點上能隨著經濟發展而縮小,即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的拐點什麼時候會出現呢?綜合判斷,這一輪以農民工工資為代表的工資上漲有可能成為這一拐點出現的契機。

  自2004年沿海一些地區出現“民工荒”後,農民工工資結束了長期停滯狀態,進入一個快速上升通道。截至目前,農民工工資已連續6年上漲,漲幅超過1倍,年均漲幅達12.4%。這說明,中國低端勞動力市場出現了由總體過剩向結構性過剩的變化。這一輪工資上漲是人口因素、周期因素、政策因素、結構因素等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一方面,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導致農村勞動力轉移成本上升,農村勞動力供給不再具有無限彈性,即現在的農村留守勞動力需要經營土地、贍養老人和撫育子女,如果要繼續轉移,由於會帶來家庭效用的損失,所以工業部門必須以更高的工資作為補償;另一方面,工業化進入加速期,巨大的勞動力需求推動著市場工資水平超越生存工資的約束,出現持續強勁上漲。農民工工資上漲通過要素市場的傳遞,引起社會整體性工資上漲。

  文章稱,對於工資上漲,有人比較擔憂,認為它不僅會降低中國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削弱中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而且會引發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應該看到,工資上漲固然會帶來成本上升的壓力,但由於勞動生產率水平持續提高,勞動力成本上升壓力並不會在近期轉化為通貨膨脹壓力。從2001—2010年工資水平上漲的情況看,實際工資水平平均增速低於GDP實際增速,也低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速度,因此單位產品的勞動力成本並沒有上升。更重要的是,從改善民生的角度看,在國民收入總量已經翻了幾番的情況下,讓農民工還拿同他們父輩差不多的薪酬是有失公平的。顯然,工資上漲將帶來收入分配格局的變動,為中國迎來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的拐點性轉變提供契機,為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提供可能。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