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誰在製造奶粉荒?

http://www.CRNTT.com   2011-03-01 11:53:53  


  中評社北京3月1日訊/春節前後,在深港之間擁擠的東鐵上,隨處可見內地夫婦帶著大包小包奶粉的赴港購買奶粉。內地遊客的搶購隨即引發了港澳部分品牌奶粉出現“斷供”。港澳的不少藥店和超市不得不對奶粉進行限購。

  上海奶業協會副秘書長顧佳升指出,國際上強調的是“從農田到餐桌”的順向控制,而我們的做法常常是“從餐桌到農田”的監管。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錢亞平 | 上海報道
  
  2月15日,在對香港油尖旺的萬寧、惠康、百佳等諸多超市進行“地毯式搜索”後,來自深圳的李琳和丈夫終於滿載而歸:一個手推車、兩個旅行袋外加兩個背囊,鼓鼓囊囊地塞滿了31罐奶粉。

  帶著戰利品僥幸過了深圳羅湖海關後,李琳夫婦終於鬆了一口氣,女兒這一年的口糧總算不用愁了!

  春節前後,在深港之間擁擠的東鐵上,隨處可見像李琳夫婦這樣帶著大包小包奶粉的“拖粉一族”,內地遊客的搶購隨即引發了港澳部分品牌奶粉出現“斷供”。港澳的不少藥店和超市不得不對奶粉進行限購。

  就在這一風波尚未過去之時,2月中旬,又有媒體報道“皮革奶”死灰複燃傳聞,儘管農業部隨後辟謠,但對奶粉質量的擔憂情緒再次在消費群體中發酵,也引發了內地赴港搶奶粉新高潮。

  缺貨的各大品牌不得不在香港加推產品,以應付龐大市場需求。國稅總局官員隨後透露,正在醞釀降低部分商品的進口環節稅收,讓這些商品以正常途徑進口,防止稅收流失。

  “搶購風潮暴露出中國乳業的信任危機,”素有“奶業大炮”之稱的乳業資深人士王丁棉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實際上,自2008年‘三聚氰胺’這一奶業‘911事件’後,奶製品企業對奶源都進行了嚴格把關。國產奶粉和進口奶粉的品質與營養成分基本沒有差別。”

  然而業內看法不能獲得媽媽們的認同。近年來,從三聚氰胺奶粉到激素奶粉,國產乳業的負面新聞一次次刺激著消費者的神經,動搖了他們對中國乳業的信任。

  上海銘泰銘觀乳業咨詢公司總經理勞兵告訴本刊記者,公眾要走出奶業陰影,仍需一個漫長過程,“首先整個奶業行業要好好反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