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調控新思路影響深遠

http://www.CRNTT.com   2011-03-13 09:51:59  


“社會融資總量”的再次強調意味著中國將建立起一個以“彈性貨幣信貸目標制”為核心的更加科學、合理的貨幣調控體系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總量,同時要求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發揮好股票、債券、產業基金等融資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滿足多樣化投融資需求”。“社會融資總量”的再次強調意味著中國將建立起一個以“彈性貨幣信貸目標制”為核心的更加科學、合理的貨幣調控體系,這將對中國貨幣政策工具與目標的選擇,以及推動金融體系由“間接融資為主導”向“直接融資為主導”轉變,並建立新型金融調控體系具有重大意義。

  證券時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認為,傳統的統計口徑已經不能真實反映中國貨幣流動性的創造。一直以來中國的貨幣政策框架對金融市場的關注程度不高,但近年間中國金融發展的廣度和深度都有了非常大的變化,經濟虛擬化程度越來越高,虛擬經濟不再是實體經濟的“參考指標”,特別是居民的金融資產迅速增加以及企業債券、股票等直接融資占比迅速擴大,傳統統計口徑造成了對貨幣供應量的低估,貨幣創造更多地產生於為投資而融資和資本資產頭寸融資的過程之中,這就需要新的統計口徑來刻畫這種變化,因此,“社會融資總量”的提出正當其時。

  不久前,央行已經明確2011年要以“社會融資總量”取代“貨幣信貸”增強央行宏觀調控的直接效力,這種取向的改變會不會對貨幣政策目標、工具,整個社會融資規模以及資產價格帶來新的變化呢?

  中介目標暫不會大調整

  文章稱,短期內銀行信貸規模一定程度上還是貨幣政策調控的中介目標,這樣的判斷基於兩點考慮。第一,銀行信貸和直接融資比,有一個重要差別,就是信貸通過貨幣乘數創造貨幣,進而可能影響直接融資,而直接融資不創造貨幣。而且,目前銀行信貸占社會融資總量的比重大。所以,控制銀行信貸是控制社會融資總量和總體流動性的關鍵;第二,除了利率變動對貸款需求的影響外,央行對信貸供給方面也有一系列的調控手段包括對銀行的窗口指導。而除了利率變動影響資金成本以外,央行對直接融資的調控手段有限。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