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農業改革模式亟需頂層設計

http://www.CRNTT.com   2011-03-20 08:52:10  


三農問題的制度創新要放在頂層設計的突出重要位置
  中評社北京3月20日訊/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起步的,現在改革到了一個關鍵時期,而三農問題的制度創新要放在頂層設計的突出重要位置。中國經濟時報發表北京大學中國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長彭真懷文章稱,所謂頂層設計,就是要以全局視角,準確把握與農民、農業和農村相關聯的各種要素,進行統籌協調,選擇正確的目標,制定正確的路徑,避免農民增收更加艱難,農業發展更為複雜,農村穩定更為嚴峻。文章如下。

  一、頂層設計應當在農村產權制度上破題,不能總是回避這個實質問題。否則,用盡補貼、免稅等辦法也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2004年以來,中央發了七個“一號文件”,每年都會強調一個重要的政策意圖,就是告訴農民多種糧食,為此幾乎用盡了補貼、免稅等各種各樣的扶持手段。應該說這個出發點是好的,13億人口的大國,吃飯畢竟是頭等大事。但由於政策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偏差,糧食增產不增收的狀況很普遍,全國800個產糧大縣無一例外都是財政弱縣和農民窮縣。再看看江陰、昆山和張家港這些百強縣,沒有一個是因為種糧而強的。黑龍江省70個產糧大縣中,有43個財政收入不足億元,有21個還沒有摘掉貧困縣的帽子,有60個仍靠財政轉移支付維持政府運轉。

  中央要糧食安全、地方要可用財力、農民要增加收入三者之間是有矛盾的,不設法解開這個結,產糧大縣就會認為“一號文件”是讓聽話的老實人吃虧。

  全國2.5億個農戶承包了18億畝耕地,平均每個農戶的經營規模大約為7畝,人均大約為1.39畝。但平均數不代表大多數,現在有14個省份人均占有耕地不到1畝,660多個縣人均耕地不足0.5畝,也就是說這些省和縣的農戶經營規模已經很小。這些數據,不包括各地侵占耕地後以次充好的情況。農民種稻穀、小麥和玉米三大糧,扣除農資成本上漲因素,2010年的畝均淨利潤是185.2元。也就是說,即使按每個農戶7畝地的平均數計算,每年夏秋兩季的種糧淨利潤不到2600元(185.2元×7畝×2季)。這就是農民種糧收入的家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