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地震能幫助日本經濟振興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3-21 09:59:44  


日本首相:做好東日本毀滅打算
  中評社北京3月21日訊/日本大地震剛剛過去十天,人們已經在討論災後重建問題,並按照“多難興邦”的古訓,談論大地震對日本的“破窗效應”。比如財新網的總編輯王爍先生就得出結論,災難對一國經濟的影響,“時常還是積極的”。
 
  不少人認為,日本二戰後和阪神大地震後經濟的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災後重建的需求拉動,人們並由此推斷,“3.11”大規模重建有可能使日本經濟走出多年的低迷,出現“V型”複蘇。那麼,難道天災真的是對一個國家的祝福?

 “破窗理論”錯在何處 
 
  “破窗理論”在災後重建中經常出現

  所有將災難視為一個增長機會的看法,其實都是來自“破窗理論”。這一理論最早出現在法國19世紀著名經濟學家巴斯夏的書裡,他假設一個人砸碎了理發店玻璃窗,這一行為雖然對社會造成了破壞,但是理發師的不幸卻是社會的福音,它將為玻璃生產商製造出商機,生產商拿到錢後又去購買其他生產商的產品。在乘數效應的作用下,他給社會造成的損害只是一次性的,可是給社會帶來的機會卻是連鎖性的。結論是:打碎一塊玻璃,提供了無數金錢和就業機會,得大於失。

  在災後重建中,這一理論被經常引述,比如有人認為08年南方雪災有利於拉動內需,“9.11事件”也有助於美國的經濟重新複蘇,尤其是08年汶川地震,雖然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但是也產生了巨大的需求:城市需要重建,居民的生活用品需要重新購買,重建和生產這些物品又將帶動上游產業。 
 
  “補窗”占用的資源本來可以改善生活品質

  但巴斯夏在提出破窗理論之後又清晰的駁斥了這種理論,理由很簡單,那些因為打碎玻璃而使用的資源,不是和打碎玻璃一起產生的,如果不用資源來實現製造和安裝玻璃這個“看得見的”增長,這些資源本來可以用來實現別的目前暫時“看不見的”增長。此外,安裝玻璃顯然是有成本的,我們打碎一平方米的玻璃看起來為一個裝修工創造了一個下午的就業,但如果我們打碎的是一億平方公裡的玻璃,我們就發現如果要修補它的話,整個社會都沒有人能幹別的事情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