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金磚國家亟需提升機制設計能力

http://www.CRNTT.com   2011-04-14 08:22:30  


 
  既有霸權慣性不可小視

  文章認為,不過,在國際政經舞台日漸扮演光鮮角色的金磚國家,要最終成為與老牌工業化國家分庭抗禮的一級力量,需要時間,更需要耐心。

  美國承認在金融創新與監管方面的犯錯以及歐洲應對債務危機時的捉襟見肘,並不表明他們會平和接受經濟力量東移的趨勢。西方尤其是美國依然擁有太多可以打壓金磚國家的力量工具。將中國的經濟影響力限制在美歐所框定的範圍之內是他們一貫以來的目標。客觀地說,儘管金磚國家已經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之一,並可在一定範圍內參與國際經濟秩序與治理機制改革,但整體而言,短期內尚不具備挑戰既有國際經濟與金融體系的實力。

  以經濟規模躍居世界第二的中國來說,儘管改革開放以來遵循比較優勢戰略將製造業和貿易規模提升到數一數二的水平,但中國一直難以進入全球價值鏈高端環節的分工。而美國僅僅憑借國際貨幣本位幣地位就牽住了世界經濟和人民幣的鼻子。中國數以千萬計的產業工人用血汗換來的巨額外匯儲備不僅在使用空間與範圍上受到很大約束,更面臨著隨時可能縮水的風險。另一方面,儘管中國近年來一直在積極爭取參與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的改革,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發展中國家提出了較為系統的改革主張,甚至在貨幣領域亮出了中國的機制設計底牌,但要破除美國60餘年來精心打造的機制化霸權,可謂說易行難。

  無論是全球經濟失衡、競爭性貨幣貶值還是貿易保護主義和全球流動性的泛濫,其背後的主要推手均是美國。客觀地說,美國自1944年以來在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和全球金融穩定中的作用舉世無可匹敵,不乏創造力的美國也曾為國際經濟和金融體系加注了不少創新元素,但正如當年的英國一樣,要讓國際經濟和金融主導國主動褪去自私色彩幾乎是不可能的。美國近年來其實一直在設法維持和延長“美元紅利”期。美國可以部分滿足中國擴大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話語權的願望,但這種投票權的部分東移其實是美國順應發展中國家要求力壓歐洲主要經濟大國削減投票權的結果。主要國際經濟組織的真實治理結構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