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轉變發展方式重在轉變政績考核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11-04-24 08:56:37  


  中評社北京4月24日訊/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各級領導幹部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上海證券報刊登媒體評論人李飛文章表示,政績考核方式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影響重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在轉變以經濟增長為主要考核指標的政績考核體系。

  這些年來的實踐證明,以經濟增長為主要考核指標的政績考核體系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極為不利。由於各級領導幹部實行任期制,在有限的任期內實施政績考核,勢必會促使領導幹部關注經濟增長,而忽視結構調整,因為經濟增長立竿見影,屬於戰術性短期目標,而結構調整不能操之過急,屬於戰略性長期目標。

  文章分析,追求經濟增長的政績考核,造成的後果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重投資,輕消費。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中國一直是投資和出口占主導,消費則不足。據求是理論網的數據顯示,自2001年至2009年,中國投資率由36.5%上升至47.5%,消費率則由61.4%下降到48.6%,其中居民消費率由45.3%下降到35.6%。2010年,投資占GDP的比率進一步上升至49%,而世界平均投資率為22.7%,由此看來,中國投資與消費失衡的矛盾依然突出。由於第二產業是投資的主要承載行業,故中國第二產業對GDP的貢獻率較高,達47%,生產結構偏向工業,不利於產業結構的轉型優化升級。

  其次,重投入,輕成本。經濟增長的考核並未包含為了求得這樣的增長所付出的成本。比如,雖然這些年竭力提倡綠色GDP,可因為考核始終缺乏可操作性,許多官員還是秉持“唯GDP增長論”,甚至將GDP的高速增長作為衡量工作的唯一標準。為了追求政績,追求數字增長,不惜上馬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即“三高”項目;甚至為了地區利益,各自為政,地方封鎖,行政分割市場,致使部分地區產業結構雷同,資源浪費嚴重,生態環境惡化勢頭非但未能制止而且還在蔓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