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旗袍》看電視圈如何走入惡性循環

http://www.CRNTT.com   2011-05-12 10:40:46  


《潛伏》的大獲成功創了諜戰潮流,《旗袍》由此借勢開拍
  中評社北京5月12日訊/10年前,一部好電視劇的界定標準是“影響力和傳播力”;5年前,合格的電視劇至少擁有不錯的收視率;而如今,電視劇早已變成一種特殊的藝術商品。它即屬於商品,就要符合商品生產的基本規律,那就是投入產品過程中追求高效率,以最小的投資、最短的時間生產中最多的合格的電視劇,該作品能夠在各電視台吸取足夠的收視率,並產生一定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它還擔負著傳播和輿論導向的作用。不僅如此,它還必須讓製作方、電視台、觀眾達到雙贏,這一切一切的基礎僅在於兩個字“質量”。

  而如今商品太多了,合格的藝術商品卻太少了。有網友總在詫異,為什麼現在的電視劇投入越來越高,製作越來越費心思,大腕越來越多,卻沒有帶來好的收視率和社會反響?到底問題是出在制片方手裡,還是編劇手裡,還是導演手裡,還是演員,還是製作?到底國產爛劇是如何誕生的?電視行業中的怪現象和惡性循環的如何產生的?為什麼大投資≠好製作≠高收視率?

  如《旗袍》,投資5000萬,王志文、李幼斌兩大一線男星聯手,劇本又是時下最熱的諜戰懸疑題材,再加上200餘套華美旗袍做噱頭。具備了所有電視劇賣座元素,並且前期宣傳攻勢凶猛。但是上星播出以後,收視不濟,口碑不佳。《旗袍》儼然成為國內電視圈產業怪胎的代表。故此,我們以《旗袍》為例,分解此類型電視劇的幕後故事,從《旗袍》看一部國產爛劇誕生記。
 
  □ 國產爛劇萌芽:影視大蛋糕,任人都想分
 
  2009年底,諜戰劇幾乎穩賺不賠。某影視製作公司看中諜戰題材的火爆,意圖趕在風潮未停前撈一把,先期公布了故事主題。明眼人一眼看出該故事與電影《色戒》有驚人相似,但如此具有話題性的宣傳點卻始終得不到製作方的正式承認,他們只承認借用了《色戒》中的人物關係。

  近年,國內影視產業發展蒸蒸日上。哪裡有市場,哪裡就有投資者。除了各大老牌影視製作公司或是有了資本積累的大製作人大導演,還有為數眾多的外行大亨及公司慕名而來。一時之間,影視產業投資市場魚龍混雜江河俱下。曾有個段子是說不少煤礦老板意圖進軍影視業,不得其門而入,直接捧著現金就直闖影視公司尋找項目。大熱之下,影視這塊蛋糕成為任人可分之物,催生了很多小型影視公司或者短期盈利項目。 

  然而多種資本的介入帶來的後果,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投資者為了在最短的時間賺到最多的錢,一味迎合觀眾口味,將資源與成本都集中在當前熱點上,影視劇的質量與藝術性往往是他們最後才考慮的。這也是市場中同類題材大量重複的一個重要原因。“什麼火,投資商就投什麼,一批導演一窩蜂地去拍,之後各大電視台又會一窩蜂地去買,這樣的結果,造成熒屏充斥著同類題材,最後造成題材貧乏,創作者找不到真實的生活,去憑空想象,創作上肆虐著浮躁之風。” 曾執導過《離開雷鋒的日子》、《大雪無痕》等片導演雷獻禾無奈的告訴記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