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才能有效化解CPI之簧的彈力?

http://www.CRNTT.com   2011-05-16 08:34:25  


  中評社北京5月16日訊/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的4月份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數據顯示,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3%,漲幅比3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0.1%。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6.8%,漲幅比3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

  中國網刊登時評人譚浩俊文章稱,雖然按照有關方面的分析,4月份CPI上漲5.3%,58.5%來自於翹尾因素,只有41.5%是出自新漲價因素,也就是說,CPI的上漲勢頭已經得到初步遏制;但這種遏制的基礎是不夠牢固、不夠堅實的。一方面,前幾個月在CPI上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蔬菜價格,由於突然出現的產銷不銜接和產地價格大幅跳水,環比下降了11.2%,從而帶動了食品價格和居民消費品價格的下降。顯然,這種現象只是暫時的,隨著市場趨於穩定和蔬菜產大於銷的現象得到改變,蔬菜價格仍然可能出現上漲,最終帶動食品價格和CPI的上漲;另一方面,成本上升很快、上漲動力很強的其他居民消費品和生活必須品,在行政手段的強力幹預下,上漲勢頭被暫時壓制住了。如果成本上升的問題不能有效解決,價格上漲的壓力就不能消除。一旦行政幹預失去效力,價格就會迅速上漲,由此帶動CPI的快速上漲。

  更重要的,影響CPI的兩大重要因素——流動性過於充足和輸入型通貨膨脹,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並沒有明顯改觀的跡象。特別是輸入型通脹,隨時都可能對中國的價格控制形成新的衝擊波。

  文章分析,價格的持續上漲,又帶來了兩個方面的突出矛盾:一是CPI的高位運行,特別是食品價格一直保持兩位數的上漲速度,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綜合消費能力,抑制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使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下降。這一點,從4月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回落了0.3個百分點也可見一斑;二是PPI的高位上漲,不僅抑制了投資者的投資能力,也因為相同投資項目的投資額增加,使流通中的現金量增加,流動性更加充足,對物價形成內在衝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