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對外金融資產結構亟需優化

http://www.CRNTT.com   2011-06-01 08:35:24  


  中評社北京6月1日訊/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公布的2010年末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對一向關注中國對外金融資產安全的國人來說,顯然是喜憂參半。

  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外國語大學東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章玉貴文章表示,中國對外金融資產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最近幾年來規模持續擴大。2008年末,中國對外金融資產為29203億美元,到2009年末增加到34601億美元,一年後的2010年末,這一數字已變為41260億美元,說中國是對外資產大國,一點也不為過。

  不過,從呈現在國人面前的這份頭寸表中,尚未看到對外金融資產結構優化配置的趨勢。例如,在現今總額超過40000億美元的對外金融資產中,僅僅儲備資產一項就占據了70%以上的比例,而被廣泛視為較為安全的對外直接投資所占比例只有7%。這種類似於“大頭娃娃”的資產結構,估計即便在管理部門看來,恐怕也非優化安排。

  文章稱,受到中國對外金融資產信息披露程度的限制,無從知曉每一個項目下更為具體的資產結構。但估計對外金融資產中以美元計價的估計不會低於60%,而中國持有的對美國的各項金融資產總額亦不會低於20000億美元。美國財政部曾在兩年前公布了相關數據,列出中國截至2008年底持有16000億美元的美國資產,而同期美國持有中國內地發行的股票和債券總計僅為550億美元。高達28倍的中美互持資產規模差距,凸顯出中國在全球既有經濟與金融分工格局下所處的弱勢地位。

  與美英等國主要仰賴金融霸權或者霸權紅利低成本獲得的對外金融資產不同,中國如今握有的這些對外金融資產,其真正有意義的那部分乃是中國數以千萬計的產業工人辛苦勞作換來的“血汗錢”。擁有最優秀操盤手的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面臨著更大的壓力與期望,只是在手腳被束縛的情況下,既難以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上掃貨,也不能用巨額外儲購買美國的優質企業,甚至買不到急需資金的其他西方國家企業。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