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一國兩制”需要理性思維

http://www.CRNTT.com   2011-06-03 08:47:25  


  中評社北京6月3日訊/“歸根到底,香港需要維持開放的性格,問題在於,需要從過去一個多世紀主要向西方國家開放,調整為在維持既有開放性的同時,堅定而大幅度地向內地開放,最終實現香港經濟與內地經濟、尤其珠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香港文汇报今天登载的資深評論員周八駿的文章《“一國兩制”需要理性思維》如是说,详论如下:

  港珠澳大橋工程從有人提議到相關省市特別行政區在中央有關部門領導和協調下完成一系列複雜的前期準備而即將動工,一直涉及如何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的爭議。可以預言,港珠澳大橋最終落成投入使用,還將克服“一國兩制”與時俱進中的各種困難。歸根到底,香港需要維持開放的性格,問題在於,需要從過去一個多世紀主要向西方國家開放,調整為在維持既有開放性的同時,堅定而大幅度地向內地開放,最終實現香港經濟與內地經濟、尤其珠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 

  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在2011年5月26日《信報》21版發表《香港須重拾外向城市性格》,開門見山就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究竟香港應該以作為一個城市來自我定位?還是自我定型為一個特別行政區?” 

  呂大樂教授自己的回答是:“作為一個實體,香港當然既是一個城市而同時亦是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一國兩制’的安排、‘五十年不變’的承諾底下,香港的政治地位早已確立。但作為一種推動香港社會發展的視野,則特別行政區這個概念中的好些元素——例如以人造的、行政手段的方法保障內地的法律、政府措施、政治干預、經濟制度等,不會應用到香港之上——則於過去幾年裡愈來愈明顯是落後於形勢。”其結語是:“一個內向的、被動的香港,難有前途。” 

  我並不贊同呂文的全部論述,但是,對他提出如此尖銳的問題並給予明確的回答,則頗為欣賞。這是一位堅持西方基本價值觀的社會學家,從香港實際出發看待“一國兩制”與時俱進的觀點。當下香港知識界和輿論界所欠缺的正是這樣一種理性思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