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打破土地財政困局需要政治智慧

http://www.CRNTT.com   2011-06-04 08:17:32  


  中評社北京6月4日訊/國土資源部近日在通報2011年第一季度12336國土資源違法違規線索和信訪受理情況時透露,今年一季度,國土資源部接到的舉報政府主導下的非法轉讓基本農田500畝以上、耕地1000畝以上的線索280個,其中17個已作為重大違法違規線索在查處。透過對這些舉報分析,國土資源部認為,地方政府主導、支持、默許下的非法擴張用地增多。這些違法行為,多為政府及有關部門主導或協助開發建設工業園、物流園、廠房等。

  南方日報日前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地方政府為什麼會默許、主導和支持非法用地項目?無外乎是GDP政績在作祟。即使很多政府已經表示不再唯GDP是從,但這從來不代表對GDP的放棄。要發展一方經濟,土地資源是不得不利用的區域。在狹義概念里,土地財政主要是指地方政府通過出讓土地而獲得的財政收入;而在廣義概念里,土地財政還包括動用土地資源為招商引資服務。國土資源部通報的地方政府違法現象,很多都與招商引資有很大關聯。應當說,這又關聯各地在招商引資方面的惡性競爭。

  近年來,沿海地區出現了民工荒、技工荒等,表面上看是人力資源的短缺,實際上是競爭加劇。伴隨著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尤其是沿海地區土地資源緊缺,使得內地在承接產業轉移和吸引投資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其中最大的優勢無外乎就是土地優勢和稅收優勢。但是,在依托土地這種資源性優勢進行競爭的時候,尤其是伴隨著土地價格的上漲,諸多企業必定會要求獲得越來越多的土地,乃至於形成土地儲備。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會違法批地,無外乎也是在盡可能滿足企業土地需求,包括非正常需求。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利益訴求,一方面是嚴格的土地管制以及經常發生的涉地上訪事件,如何化解?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