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公司股票在美遭棄凸顯誠信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1-06-08 08:20:40  


  中評社北京6月8日訊/就在國內股市“跌跌不休”之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麻煩繼續不斷。5月份以來,與前期火爆的行情截然相反,中國概念股開始出現了整體步入下跌通道的走勢。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華爾街的一些公司將涉及中國業務的部門關閉。京華時報發表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李長安文章認為,從華爾街的“寵兒”變成“棄兒”,凸顯中國在美上市公司的誠信危機。

  今年以來,中國公司再次掀起了一股登陸美國華爾街的熱潮。繼人人網、網秦、世紀佳緣等一批中國互聯網概念股密集赴美上市後,近期又傳出凡客誠品、京東商城等意欲赴美上市的消息。然而,與中國公司上市熱情高漲不同的是,在華爾街上市的中國概念股集體走軟,一些新近上市的公司股票更是屢遭破發。有關數據顯示,截至5月中旬,今年在美上市的12家中國公司中,包括人人網在內的9家公司破發,占比達75%。少數公司更是被迫停牌甚至收到了退市通知。統計表明,自今年3月以來,美國股市刮起一陣中國概念股停牌風,中國高速頻道、艾瑞泰克、盛大科技等近10只中國概念股被停牌或退市。

  文章稱,長期以來,“到美國上市、花美國股民的錢”成了大多數中國公司的夢想。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共有39家中國企業赴美上市,占據了全年美國市場IPO數量的近1/4,美國2010年表現最好的十大IPO中,有4家來自中國。與此同時,伴隨著上市成功的是巨大的財富效應,公司高管們演繹著一幕幕一夜暴富的神話,一些握有公司股票期權的普通員工也在轉眼間跨入了百萬富翁、千萬富翁的行列。

  然而,事實證明,美國股民的錢並不是那麼好花的。很多想到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想當然地認為,由於紐約證券交易所沒有“企業需連續兩年盈利”等硬性要求,這條件似乎比在國內A股上市還要寬鬆。但實際上,根據美國的發行制度,上市企業必須保證“完全信息披露”,即必須確保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的真實、全面、準確,並對不實陳述所導致的投資者損失承擔法律責任。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必須以誠信為本,失去誠信就意味著失去上市的資格,甚至會遭到投資者的集體訴訟,最後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價。

  文章指出,遺憾的是,誠信缺失是中國公司普遍存在的“軟肋”。一些中國企業對重要信息披露不及時,缺乏信息持續披露理念,甚至總是抱著能少則少、能不披露就不披露的心態。更有少數公司弄虛作假,企圖蒙混過關。正是由於誠信信息的缺乏,美國證監會從去年12月以來已經駁回了8家中國公司上市申請。

  文章強調,市場經濟就是誠信經濟。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內企業到國外上市融資的步伐將會越來越快,規模也將日益壯大。對任何一家中國公司來說,加強誠信體系的建設、樹立誠信第一的思維模式勢在必行。事實上,真正講誠信的中國公司在華爾街成功的範例也不少。這次華爾街集體對不講誠信的中國公司說不,也給那些失信者敲響了警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