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硬著陸”風險尚小 抗通脹仍需緊貨幣

http://www.CRNTT.com   2011-06-17 08:14:56  


  中評社北京6月17日訊/由於早前公布的5月PMI數據連續兩月下滑,市場對中國經濟的回調態勢已有預期,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工業生產與消費數據進一步驗證了這個結論。由於汽車以及跟住房消費相關的產品銷售受經濟刺激政策回歸常態的影響,5月消費繼續下滑趨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6.9%,比3月回落0.2個百分點。由於信貸收緊、用工成本增加,部分地區拉閘限電對工業生產影響等原因,5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3%,比3月回落0.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投資數據仍然“一枝獨秀”,連續兩月保持升勢。今前5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8%,其中,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34.6%。預計伴隨1000萬套保障房投入建設,“十二五”開局之年更多戰略投資付諸實施,投資勢頭仍將足夠強勁。

  上海證券報發表瑞穗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文章稱,雖然5月CPI再創新高,但並未達到本輪通脹的拐點,無論從短期還是中期來看,本輪通脹壓力未有減輕。從短期來看,由於飼料價格上漲、市場供不應求,5月豬肉價格大幅上漲且繼續保持升勢,由於豬肉價格占CPI 權重較大,對通脹形勢具有重要影響。展望未來,儘管下半年基數效應不及上半年,但由於早前採取的緩解短期通脹壓力的行政幹預手段可能促使通脹峰值延遲,再加為緩解七年來最嚴重的“電荒”,未來電價調整或將更加主動,考慮到輸入型通脹壓力不減,勞動力工資上漲帶來的壓力等原因,下半年通脹壓力不容小覷。

  5月中國出口同比增長19.4%,同比增速回落10.5個百分點;進口同比增長28.4%,同比增速大幅提升,顯著高於市場的預期。出口超過進口,貿易順差達130.5億美元。出口下滑主要源於近期美國經濟增速放緩,歐洲重啟債務危機影響了中國對主要發達經濟體出口。中國對美國出口增速5月由4月的24.97%下降至7.2%,對歐盟出口由4月的27%下降到13.2%,均低於5月出口平均增速。對東南亞國家的出口也有所下滑,5月同比增速為21.69%(4月31.4%)。更應引起足夠關注的問題是出口結構。儘管多年來我們一直重視出口產品升級,可在今年前5個月的出口商品中,高端產品顯著弱於初級產品。例如機電產品出口仍然較慢,同比增速為20.9%。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增長22.7%;機械設備出口增長16.2%,而傳統大宗商品出口卻出現大幅增長,其中服裝增長23.1%;紡織品增長31.5%。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