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美國日本聯手對抗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1-06-23 09:49:23  


  
  鷹派觀點能搏眼球,但不必過於放大

  那如何看待地區形勢變得緊張後,外國勢力發出的一些激烈言論呢?例如去年黃海危機、當下的南海危機,國外都有不少煽風點火的言論。當然,哪裡都有強硬派,美、日對華的強硬派從官員、議員、將軍到明星、記者,都不時有一些出格的意見。這次美日防務磋商會議結束後,就有“消息人士”引述希拉里對中國的批評意見,就有日本“官員”跳出來稱會議核心是談“中國威脅”。甚至這篇共同社編造新聞的稿子,都不免有故意挑撥民族對立的嫌疑。而本國傳媒,則往往還進一步渲染了這些說法。

  然而,鷹派觀點雖然影響確實不小,但往往會被放大,因為這些內容最吸引眼球,最容易得到傳播,而實際的作用則未必有那麼大。在外交事務中,衝突、演習、國家正式文件、國家高層領導發言等代表的意義比起各種沒有消息來源的挑撥要大得多。對於這次美日防務會議,直接看會議達成的正式聲明,就不會被各種煽風點火誤導了。
 
  民族主義一點就燃不是好事

  一篇錯誤的報道,引發無數民眾的怒火,這自然是因為激起了民族主義和愛國之心。有民族情緒,愛國之心當然好,但民族主義是火藥桶,一點就燃,不管是媒體,民眾,尤其涉及美日這種歷史上與中國人有著深刻恩怨情仇的國家,更是容易情緒激動。然而這樣未必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愛國之心也容易遭到利用。專題《越南為何強勢軍演》就論證了越南政府是如何利用民族主義情緒轉移國內矛盾的。而結果就是引發了南海局勢緊張,卻根本無利於南海問題的解決。反而增加了兩國人民的仇恨。

  而中美和中日之間,體量更大,影響更大,情況也更複雜。靠民族主義、靠軍事力量都無法解決問題,唯一的辦法是,彼此增加溝通,軍事互信,隨著更廣泛的合作和更開放的交流的展開,民族間的衝突和摩擦方能減少。
 
  這次引發全國民眾怒火的假消息雖然來自日本共同社,但何以能在中國引起這麼大的影響,值得許多人反思。

  (2011-06-23 騰訊評論今日話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