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充滿符號和密碼的香港墓地

http://www.CRNTT.com   2011-07-14 14:39:23  


香港墓地。/本版圖片由作者鄒頌華提供
  中評社北京7月14日訊/“墳場是個充滿符號和密碼的地方,要解開個中的秘密並不難。”《時代周報》登載文章“充滿符號和密碼的香港墓地”:

  粵人對死亡是恭恭敬敬的,要談,也用上十分婉轉的字詞,總之,大家明白就行了。於是,香港島的唯一一間殯儀館俗稱“香港大酒店”,反正酒店和殯儀館,都是供人“躺下來”的;而火葬場也順理成章被稱為“大煙囪”。

鳥語花香的極樂之地

  位於香港跑馬地馬場旁的墳場區,在民間的名字就更優雅了。跑馬地的英文名稱是Happy Valley,即快活穀。賽馬和賭博帶來的刺激,確實快樂無比。而與賽馬場只有一條電車路之隔的,就是一個極樂世界─香港市區內最古老的墓園。

  在華人的觀念里,“墓園”是墳場,生人勿近,沒有園林的元素,最多是春秋二祭掃掃墓,求祖先保佑。的確,中式墳場有點陰森,一個又一個像椅子般的墳頭散落在山上,照片中人瞪著每個過路人,斜陽夕照,很難令人不對極樂之地心生畏懼。

  但西式的往生之地就不同了。位於跑馬地的香港墳場,除了是香港最古老的墓園(19世紀啟用至今)外,還是一個經過精心規劃、鳥語花香的園林。雖然外面的黃泥甬道車水馬龍,但在圍牆內的墓園,卻留住了鬧市的片刻寧靜和古木參天的美景。

  2006年初次走進這個墓園,糊里糊塗地漫步,看到很多熟識的名字,才恍然知道一些叱咤中國近現代史的人物,最後長眠於香港,成了永久居民。從前有關墓園的書籍鳳毛麟角,市面上只有2005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的《凝視死亡─死與人間的多元省思》一書,有兩個章節簡介香港墳場的歷史和演變,但仍未有專門介紹墳場的普及讀物。至2008年才出現由丁新豹博士著作、灣仔區議會出版的《人物與歷史 - 跑馬地香港墳場初探》,免費在民政事務署派發。可是此書宣傳不足,而且缺乏“門市”,有錢也買不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