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辜鴻銘的大師“瘋”範

http://www.CRNTT.com   2011-07-30 11:07:28  


 
  游學結束之後,辜湯生被馬來西亞當局安排到新加坡做事,遇到了當時為清政府做事的馬建忠,馬是中國第一部語法書《馬氏文通》的作者。辜湯生和馬暢談三天,迷上了祖國文化,決定回國工作。這時他把名字改為“辜鴻銘”。 

  回國後辜鴻銘成為張之洞的幕僚,主要做翻譯和百科顧問——他每天給張之洞講“西洋那些事”,幫張做了許多重要工程,比如漢陽鐵廠,後來又調入外務部辦外教。這期間苦讀儒家經典,從《康熙字典》開始,先把字認全,然後開始讀經史子集。他把四書翻譯成英文,用歌德等西方名作家的話加注,不斷向西方推薦中國的傳統文化。

“馬桶當年袁世凱”

  辜鴻銘有著中國知識分子嬉笑怒罵和西洋人直截了當的雙重特點:慈禧太後過生日,官員們都要搭台唱戲慶祝。這位人稱“老佛爺”的老女人為了生日連海軍軍費都敢挪用,還號稱“誰讓我今天不高興,我就讓他一輩子不高興。”

  辜鴻銘就敢損她。1902年張之洞在慈禧生日那天舉行了一個慶祝活動,新式銅管樂隊齊奏新編的“愛國歌”助興。辜當時感嘆:“滿街都唱‘愛國歌’,未聞有唱‘愛民歌’者。”於是當場做歌道:“天子萬年,百姓花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滿座面如土色,他卻言笑自若。

  袁世凱出身行伍,喜歡強調自己沒學問但是善於實幹。他曾經向德國公使吹噓說:“張中堂(張之洞,是探花出身)是講學問的;我是不講學問的,我是講辦事的。” 袁世凱的幕僚將這件事得意地告訴辜鴻銘。辜鴻銘不假思索地回答:“老媽子倒馬桶,固用不著學問;除倒馬桶外,我不知天下有何事是無學問的人可以辦得好。”

  辛亥革命那年冬天,袁世凱曾經讓唐紹儀(清尚書、民國總理)和張謇(清狀元、實業家)設酒,希望辜鴻銘支持袁黨。辜鴻銘當場翻臉,稱二人為“土芥尚書”和“犬馬狀元”。唐紹儀雖然挨罵,卻一直尊重辜鴻銘,在辜鴻銘死後,努力向政府申請國葬,可惜未果。

  袁世凱稱帝之後,辜鴻銘怒罵:“袁世凱之行為,尚不如盜跖賊徒,其寡廉鮮恥無氣義乃爾耳。”後來又直接稱呼袁世凱“賤種”。袁世凱很生氣,但是辜鴻銘名聲太大,不敢迫害,只能收買,老辜又不肯接受。

  袁世凱一死,辜鴻銘在北京家中大宴賓客,慶祝袁氏歸天。馮國璋、張作霖都曾希望把辜鴻銘拉攏過來,“狗肉將軍 ”張宗昌也以山東大學校長委任,他都沒有答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