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農村生的出路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1-08-11 12:10:14  


農村生上大學的問題,背後其實是大學公平競爭的問題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訊/“農村生上大學的問題,背後其實是大學公平競爭的問題,在計劃體制、等級教育框架之下,不要說農村生,就是整體教育、大學發展,以及城市學生的大學路都越走越窄。只有打破現在的計劃體制,消除造成學校不平等發展的教育制度和就業制度,促進高校平等競爭,這才是我國教育的出路所在,也是農村生的出路所在。”此間南方網登出教育問題專家熊丙奇的評論文章“農村生的出路何在?”,全文如下:

  重點大學中農村生源比例逐年下降,再次引起社會關注。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幾位本科生在清華2010級學生中做的抽樣調查顯示,農村生源占總人數的17%。可那年的高考考場里,全國農村考生的比例是62%。最新一期《南方周末》發問:窮孩子沒春天——寒門子弟為何離一線高校越來越遠?

  數據顯示,我國農村孩子占高校新生的比例,其實在逐漸提高,從1989年的43.4%到2003年的與城市生源比例持平,再到2005年達到53%。而在重點大學,農村學生的比例卻不斷滑落,比如,北大農村學生所占比例就在過去20年間從三成落至一成。

  農村孩子上大學機會增多,而在重點大學中的比例卻下降,他們中很多人上的二本、三本和高職高專。教育數據公司麥可思的研究顯示,2009屆大學畢業生中,來自農民與農民工、產業與服務業員工家庭者,就讀“211”院校的比例分別為38%、22%,低於在生源中分布的比例,分別為40%、25%。

  筆者注意到,對於重點大學農村生比例下降,輿論給予高度關注,分析其原因,呼籲從教育公平出發,重視這一現象,但是卻對農村生更多讀高職高專、三本這一現實關注不夠。現在輿論討論農村生離高校越來越遠,難以“知識改變命運”,進一步理解,就是當下只有考上名牌大學、重點大學才有改變命運的可能,而考上一般大學,就幾乎像沒有考上大學一樣。其實,就是重點大學提高農村生比例,也無法總體改變農村生會更多讀高職高專、三本、二本的情況,針對這一現實,如何提高高職高專、三本和二本學校的教育回報率,在眼下可能比關注重點大學的錄取比例更迫切。這才是問題的症結所在。

  在我國,讀一本重點大學的教育回報率無疑是最高的。首先,這些大學獲得國家的投資多,因此學費相對來說比較低,一些人士分析農村學生為何讀高職高專,列舉理由稱高職高專學費低,這顯然不了解各校的具體學費情況,可以說,北大、清華的學費標準在全國高校內是最低的,反而一些民辦高職高專的學費卻很高,這是嚴重的質量與學費倒掛。

  其次,一些民辦高職高專、民辦獨立院校和本科院校,根本沒有獲得國家任何投資、補貼,也無社會捐贈渠道,辦學完全靠學生學費收入,為了維持學校的運轉,不少學校嚴重壓縮辦學開支,比如放長假,減少學校的實驗、實訓課,讓學生到校外自找實習機會等,學生在校內獲得的教育很少,教育呈現“空心化”趨勢。

  再次,我國的人才評價體系,還十分看重“人才”的學歷,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中,甚至包括大學自身在內,對求職者提出三個985的要求,即要求本科、碩士、博士所讀學校,都是985高校(985大學因為是在1998年5月提出的,所以稱為“985大學”,是與211大學基本同類的全國重點大學)。這種學歷要求,就把其他一般學校的畢業生的發展道路堵死了。

  這也就是說,家庭相對富裕的城市孩子,用較小的學費投入,上名牌大學,獲得更大的教育回報;而家庭貧寒的農村學子,卻要用更大的學費開支,上一般學校,得到較低的教育回報。這種嚴重不公平的局面,傷害的不僅是這批學生,還有農村家庭的教育希望。目前的統計數據,關注的是農村高中畢業生升大學的比例,還沒有把初中畢業放棄升高中,以及沒有初中畢業就輟學打工的農村孩子計算在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