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第二輪經濟刺激政策有無必要

http://www.CRNTT.com   2011-09-14 08:13:31  


  中評社北京9月14日訊/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清算銀行雙雙發出警告,警示全球經濟很可能進入了“新危險期”。上周以來,歐債危機繼續蔓延發酵,資本市場巨幅震蕩引發的金融風險“漣漪效應”正衝擊國際金融體系,國際經濟惡化程度遠超預期,加大了人們對全球經濟再次衰退的恐慌。這一切似乎都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集中顯現,全球經濟是否陷入“二次衰退”呢?事實上,我們從未真正從三年前的經濟衰退中走出來。如果以GDP水平衡量,截至2011年第二季度,全球前六大高收入國家中,沒有一個國家的產出超過2008年危機前的水平。

  中國證券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稱,儘管金融危機以來,發達國家普遍採取了擴張性財政政策,並實施大規模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但與之相背離的是,跌跌撞撞的復甦過程卻是20世紀30年代那場經濟災難以來最糟糕的經濟復甦——真實就業率持續下滑,經濟復甦艱難,全球製造業PMI指數降至兩年來低穀。8月美國失業率維持在9.1%的高位,非農就業崗位增長規模為零,遠低於預期的增加6-8萬人,為1945年以來首次非農就業零增長,這也成為資本市場劇烈動蕩的導火索,然而令市場悲觀的數據遠不止這些。

  美國二季度GDP增長率下調後只有1%的增長,大大低於2010年第四季度的3.1%。歐洲經濟復甦幾乎陷入停滯,歐元區第二季度經濟環比增長0.2%,其中德國經濟環比增長0.1%。日本第二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環比下降0.3%,這意味著日本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出現負增長,陷入技術性衰退。而在以出口驅動型增長為主的新興經濟體方面,由於高通脹壓力以及外部需求萎縮的衝擊,儘管經濟增速仍遠高於發達經濟體,但也開始出現放緩勢頭。中國經濟增速逐步放緩,印度調降本財年經濟增速為8.2%,而巴西一季度4.2%的增幅也遠不及去年7.5%的增長。

  全球製造業也集體遇冷。受新訂單收縮和工業生產疲弱影響,8月份美國製造業PMI指數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為兩年以來新低。日元升值效應進一步顯現,日本製造業活動增速放緩,製造業PMI指數比上月回落了0.2個百分點。德國製造業增長大幅放緩嚴重拖累歐元區製造業,歐元區PMI指數比上月下降1.4個百分點,兩年以來首次低於50榮枯分界線,全球供給增長開始失速。

  更為嚴峻的是,近期歐洲銀行業危機開始浮出水面,銀行體系流動性枯竭和融資困境不僅破壞了金融部門救助歐債危機的能力,也可能導致私人債權人參與救助計劃流產。主權債務危機與銀行業惡化之間形成的連鎖反應讓新一輪金融海嘯的腳步正在迫近。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