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比利時並非真正的“無政府”

http://www.CRNTT.com   2011-09-19 11:16:38  


  中評社北京9月19日訊/“我們必須要澄清的概念是,民主國家再強大的聯邦政府,其權力都是有限的;而再弱小的專制國家,政府的權力都是無限的。如卡扎菲治下的利比亞、薩達姆治下的伊拉克,皆是如此。其實,最終聯邦政府權力的大還是小,甚至聯邦政府有還是沒有,都取決於一個國家的國情和國民的自願選擇。如在比利時這樣的國家,聯邦政府或許就是高度成熟自治社會的贅疣。”上海商報日前登載知名評論員於德清的文章“比利時
比利時排隊過街的藍精靈
並非真正的‘無政府’”:

  截至目前,比利時已經開創了400多天“無政府”的世界吉尼斯紀錄。而且,這一紀錄仍然在延長之中,短期之內還沒有終結的跡象。不過,“無政府”似乎並不影響比利時人的生活,國民的日子照過,沒有什麼太不滿意的表現,最多也就來個裸體遊行、吃薯條抗議。

  比利時陷入“無政府”狀態源於政黨糾紛,而且還是因為三個選區劃分這樣“雞毛蒜皮”的小事。2010年4月22日,比利時荷蘭語政黨與法語政黨圍繞首都布魯塞爾大區行政區劃問題的談判破裂,荷語開放自由黨於2010年4月22日宣布退出比利時執政聯盟,首相萊特姆內閣辭職。此後,國王要求萊特姆暫時組成看守內閣,代行政府職責,直到各政黨達成新的組閣協議,組成新一屆政府。就這樣,新政府一直杯葛,或許要拖到2012年新的大選。

  與伊拉克、柬埔寨的無政府狀態相比,比利時的“無政府”社會簡直就是童話。這或許會令一些“無政府主義”者心向往之。

  比利時之所以在沒有政府的情況下,仍然安之若素,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歷史傳統造就了成熟的社會自治,而導致國家觀念淡漠;二是,比利時並非真正地沒有了政府,只是沒有了聯邦政府或者說是中央政府,在此之外,議會、看守內閣、地方政府等國家機器都還存在,維持著社會不至於陷入自然狀態。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