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南海問題如何與美國金融霸權抗衡?

http://www.CRNTT.com   2011-10-14 11:51:43  


資料圖:中國船只與美國海軍監測船在南海對峙
  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訊/“指望美國在南海問題上扮演有利於中國的角色是不可能的,這是由中美兩國在南海問題上存在核心利益碰撞的事實決定的。解決南海問題,要清醒認識中國在東亞區域的核心利益,乃是通過不懈推進東亞經濟一體化、協調處理區域性公共問題,使中國逐漸成為東亞經濟、政治和安全事務的主導性國家。”南方網今載北京學者程亞文評論文章“南海問題如何與美國金融霸權抗衡?”,全文如下:

  南海權益紛爭今年進一步激化,不僅越南、菲律賓等國與中國分庭抗禮,日本、印度、俄羅斯等國也都加入了南海爭端大合唱。這對中國維護南海權益提出了嚴峻挑戰。 

  當前南海爭端激化,以及中國處理南海問題,一定要知其根本是因為美國霸權在東亞區域受到越來越大衝擊,中國在南海的作為在美國看來已威脅到其核心國家利益,實質上是大國爭端。而印度、日本、越南等國不過是做了大國爭端的棋子,它們對南海的戰略需求與中美兩個大國完全不同。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已經逐漸退出物質生產領域,實體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日益下降,同時以金融為主的服務業占比不斷提升,美國經濟日益虛擬資本主義化,因此美國需要以軍事霸權維持美元霸權即金融霸權,這樣才能保證美國發行超量美元貨幣“打白條”維持價廉物美的美式生活方式。美元霸權的主要表現,是世界主要實體經濟區對外貿易往來主要用美元計量、結算並以美元作為儲備單位。當前東亞地區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實體經濟區,美國必須保證這一區域長期以美元作為國際流通貨幣,否則美元霸權在東亞區域的崩潰,就意味著美元霸權在全球的崩潰。對此可能帶來挑戰的,是隨著東亞經濟一體化的深入推進,人民幣地位日益強勢且有可能成為新的國際貨幣。 

  過去十餘年間,美國忙於反恐戰爭,對東亞區域的關注顯著減少。中國在此期間致力於推動東亞區域的貿易和經濟一體化,目前中國已與東盟國家形成自由貿易區,中國與日本、韓國的自由貿易區建設也在談判過程中,東亞區域的經濟一體化趨勢也已出現。與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相互融合同步,作為區域經濟增長引擎的中國,其貨幣即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加強,一些重要的新興經濟體開始與中國進行貨幣互換,人民幣在東亞區域成為結算單位甚至儲備單位,也就是說東亞形成人民幣圈,已經初現端倪。東亞經濟一體化和人民幣國際化,將使東亞區域經濟逐漸脫離美國控制,這是對美國霸權的巨大威脅。2009年日本民主黨上台執政後,時任首相的鳩山由紀夫提出和中國一起建設“東亞共同體”,引來美國極力反對,美國還有意惡化沖繩美軍基地搬遷問題將鳩山由紀夫趕下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擔心日本在經濟上並進而在政治和安全上脫離美國的安排。而南海作為連結中國與東盟國家的亞洲“內湖”,一旦處於中國影響範圍,東盟國家必將完全與中國在經濟和政治上聯為一體,人民幣在此區域將取代美元的作用,這已碰觸到美國的核心利益。 

  也因於此,去年7月越南河內舉行的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議期間,美國國務卿希拉里高調表示美國將會介入南海事務。自此以來,美國在此問題上加強了對東盟一些國家的支持力度,這也給一些國家挾美抗中提供了心理支持,當前南海問題已經國際化。 

  美國當前對華外交戰略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以亞制亞。也就是說有意激化周圍國家與中國的矛盾和衝突,將其他國家從中國身邊拉開,使近年來進展良好的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受挫或使其不受中國主導。為防止東亞經濟脫離美元控制,美國近年還竭力拉攏日本等東亞國家加入由其主導的環太平洋經濟共同體(TTP)。當然,與此同時,美國並不鼓勵其他國家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它所希望達成的效果,乃是“可控制的動蕩”。

  美國以亞制亞戰略給中國帶來雙重困境。中國如果因此陷入到與周圍國家的嚴重衝突中去,則恰中美國之懷,會使周圍國家加速離開中國的懷抱,中國近十餘年來辛辛苦苦推動東亞經濟一體化的成果將毀於一旦。而中國如坐視不理周圍國家對中國權益的侵蝕,則不僅中國在亞洲的權威受到挑戰,中國在亞洲保證自身權益也變得困難。無論是有所作為還是虛靜無為,中國都已面臨國家利益與國際權威受損的困難之境。 

  南海爭端激化以來,有人主張縮小中國在南海的主權要求範圍,有人主張爭取與美國達成更多協調,有人主張採用武力方式解決問題。這些設想或有損中國國家利益,或短期有利而長期有害,或根本就沒有可行性。應該明白的是,指望美國在南海問題上扮演有利於中國的角色是不可能的,這是由中美兩國在南海問題上存在核心利益碰撞的事實決定的。 

  解決南海問題,要清醒認識中國在東亞區域的核心利益,乃是通過不懈推進東亞經濟一體化、協調處理區域性公共問題,使中國逐漸成為東亞經濟、政治和安全事務的主導性國家。在南海權益上過度退讓,會給周圍國家以中國行動無力形象,無助於樹立中國在該區域的權威;而如果過度強硬,也會使中國在周圍國家中失去文明感召力,加速把周圍國家推入其他大國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