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資今年為什麼要大舉投資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1-11-24 11:32:34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日本對華投資大幅增長原因有三。
  中評社北京11月24日訊/日本精工投資230多億日元在華建設日本以外全球投資最大、設備最精良的軸承生產基地;日立把中國西部總部設在重慶兩江新區,協力打造資源循環和低碳經濟等領域的技術示範項目窗口及研發生產製造基地;日產汽車未來5年公司將拿出6100億日元砸向中國市場,使其在華合資企業的年產能從目前的120萬輛提高至230萬輛,從而躋身中國市場第三大汽車製造商。這是近來傳出的中日經濟新聞。

  中國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份,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約950億美元,同比增長15.8%。其中引人關注的是,來自美英法三國的投資以21.78億美元、11.85億美元和5.48億美元的金額分別同比減少14.4%、1.7%和24%,而來自日本的投資卻增長65.5%,甚至超過了2010年日企全年的對華投資額。

  在歐美熱錢紛紛選擇撤離中國的同時,日本對華投資緣何再掀熱潮呢?分析起來,有這樣幾點。

  首先,日資湧入中國,其背景是對於歐美經濟的悲觀預期。日元升值雖阻礙了日本國內產品的出口,卻給日本企業加大對外投資提供了有利時機。為此,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也及時調整政策,鼓勵日本私營企業將其日元資金兌換為外匯,緩解日元升值壓力。同時出台千億美元基金計劃,通過日本國際合作銀行向商業銀行提供信貸額度,再由後者向需要資金對外投資或購買外國自然資源的日本企業發放更多貸款。但是,歐債危機綿延不斷,美國經濟陷入嚴重低谷,這使得日資不得不放棄歐美市場,轉而選擇穩健的中國市場。

  其次,日本增大對華投資,是為了服務於在華日企資金需求的目的。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分析指出,今年日本對華投資呈現四大特征:製造業上馬大規模投資項目;運輸機械零部件廠商進軍中國;大型企業成立中國業務運營總部;企業將生產基地擴大至上海市和江蘇省等中國東部地區。無論是上述哪種投資項目,都需要雄厚的資金做後盾。而2010年以來為了控制過快過熱的房地產市場,中國政府出台了一連串的宏觀調控政策,緊縮銀根,限制貸款過量發放。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華日企的資金需求。在華日企只好求助於日本總部或者在華的日資銀行,從而拉動了日本對華投資的規模。

  最後,中國快速、穩健的經濟發展吸引更多的日本企業來華投資。改革開放30多年里,中國經濟保持了年均高於9%的增長速度,提前5年超越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儘管如此,中國政府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適時調整政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降低稅收、刺激國內消費,加大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同時增加風險意識和預警機制,梳理和清除影響經濟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避免出現“日本式”的經濟泡沫破裂。這些既保證了中國經濟持續穩健發展,同時也增加了日本企業加大對華投資的信心和決心。■(2011年11月24日07:45環球網 作者蔣豐 日本新華僑報總編)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