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香煙降焦可以減害?相信你就輸了!

http://www.CRNTT.com   2011-12-16 11:39:21  


煙草專家謝劍平因研究香煙“降焦減害”技術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一時成為輿論焦點。當選前,謝已三度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年前他已成“煙草系統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當吸煙者開始吸低焦煙時,會補償性地改變吸煙方式以吸入更多煙霧。例如,吸更多卷煙、更用力、更頻密地吸煙、或覆蓋過濾嘴的透氣孔。
  中評社北京12月16日訊/煙草專家謝劍平憑研究卷煙“降焦減害”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引發熱議。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稱“煙草院士”的出現是控煙失敗;中國控煙辦主任楊功煥(微博)說謝的研究成果卷煙“減害降焦”法是高效殺人的騙局。國內外多項研究早已表明“低焦油”並非“低危害”,香煙“降焦減害”本身就是偽命題,此基礎上的任何“成果”都站不住腳。

  ■ 抽進嘴裡的焦油遠多於包裝上標識的  

  ——科學研究證明:低焦油卷煙會產生補償吸煙現象。也就是說,焦油量降低後,吸煙者為維持血液中尼古丁濃度會採取“補償行為”,他們會吸得更深、量會更多,隨之吸入其他有害物也會增加。

  實際焦油攝入量是標注量的3倍

  香煙包裝上標準的焦油含量是利用“吸煙機”在標準吸煙條件下測試獲得的,即機器每分鐘吸一次,每次持續兩秒、吸入35毫升煙霧,直到卷煙被吸盡到接近濾嘴處為止。焦油含量通過從收集到的物質中去除水分和尼古丁來確定。然而在實際情況裡,人們每口的吸煙量會遠遠超過35毫升。1988年美國衛生部報告引用的32個試驗數據表明:人平均每口實際吸煙量為43毫升;1977年生產“萬寶路”的英美煙草公司內部數據則顯示,煙民實際焦油攝入量比機器測試數據高3倍。

  吸煙危害與吸煙方式直接相關

  即便是同一焦油含量的卷煙,吸煙者攝入的焦油量等物質會因吸煙習慣不同而產生差異。單位時間內抽吸次數越多,間隔時間越短,攝入的焦油量也就越高。每分鐘吸兩口煙比標準的每分鐘吸一口煙攝入的焦油量高1/2。此外,吸煙者攝入的焦油量與留下的煙蒂長度也存在很大的關係,當卷煙燃燒處越來越接近末端時,生成的焦油幾乎絕大部分都進入吸煙者的氣管中。一支卷煙的前半截與後半截生成的焦油量之比約為1:1.4。

  低焦刺激煙民多吸煙、吸更深

  尼古丁是吸煙成癮的關鍵因素,尼古丁進入大腦使人興奮。香煙的焦油量降低,尼古丁也隨之大量減少,為維持一定水平的尼古丁量,吸煙者在吸低焦油卷煙時必然會發生補償吸煙行為。由於焦油與煙碱的比值相對比較穩定,吸煙者在補償吸煙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保持了焦油的攝入量。

  刊登在1981年《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片論文顯示,吸煙者每天抽吸第一支煙時,吸用低焦油卷煙的吸煙量為47.8毫升/口,遠高於中、高焦油量香煙的35.9毫升/口和36.9毫升/口,1982年《美國呼吸與重症監護》雜誌上一份針對10位吸煙者的研究也表明,吸用低焦油卷煙時,吸煙量平均為52毫升/口,而高焦油卷煙為39毫升/口。

  除了增加每口的吸煙量,吸煙者還會通過增加抽吸口數和頻度來進行補償吸煙。1988年美國衛生總監報告引用的試驗結果顯示,低焦油卷煙平均抽吸間隔時間為34秒,遠低於標準吸煙條件下的58秒。1995年,美國《癌症》雜誌上刊登的一項研究進一步表明,吸用低焦油卷煙時,每兩口煙的平均間隔時間比標準少20秒左右。此外,不同來源的試驗結果都發現,吸煙者在從吸食高焦油卷煙轉向吸用低焦油卷煙後,每天增加吸煙支數是比較普遍的情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