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最低工資與經濟轉型

http://www.CRNTT.com   2012-02-11 09:31:48  


綜合考慮,十二五大幅提高最低工資標准利大於弊。
  中評社北京2月11日訊/日前,國務院批轉《促進就業規劃(2011-2015年)》規定,十二五時期中國最低工資標準將年均增13%以上。這意味著在未來四年,全國多數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比現在要增長50%以上,假使現在的最低工資標準平均為1000元,那麼到十二五末將增加到1500元,增幅不可謂不大。

  上海證券報發表時評人鄧聿文文章表示,在目前收入分配改革進展不大的情況下,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不失為一個改善收入分配關係的恰當選擇,也是為了使經濟增長成果更多惠及於百姓的需要。

  比較而言,儘管這幾年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很快,但鑒於原來的基數過低,以及物價上漲過快等原因,目前中國的最低工資標準並不很高,尤其是與相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和地區相比,這一標準還有繼續提高的必要。如果以生存線、溫飽線和發展線來衡量,現在的最低工資標準只能是在生存線上,而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通常在發展線上。

  例如,澳大利亞等國的最低工資標準一般是社會平均工資的40%左右。以此換算,中國一線城市現在的最低工資標準達到每月2000元左右才算及格。即使考慮企業的承受力,也應達到1500元。但顯然,目前除了深圳,全國還沒有一個地方達到如此標準。所以,這個提高的空間還非常大。

  另一方面,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收益最大的群體是農民工以及城市低收入者。眾所周知,拿最低工資標準的人,其消費結構一般以蔬菜、肉類等食物為主,而在近年的物價上漲中,帶動上漲的因素就是食品類價格。食品漲幅平均超過20%,遠高於CPI,嚴重影響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