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逸夫小學變臉4S店”暴露了啥?

http://www.CRNTT.com   2012-02-21 12:29:24  


 
“逸夫小學”為何變臉成“4S店”

  中國經濟新聞網 2012-02-20 13:57:31 郭安強

  由香港慈善家邵逸夫先生捐款,陝西渭南市交通局、渭南高新區白楊辦事處趙村村委會共同籌資190.60萬元興建的“趙村逸夫小學”,於2009年年底建成。然而,學生上課僅兩周,趙村村委會便以學生上學不方便、存在安全問題等理由,將學校出租給了陝西渭南威達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逸夫小學變成了汽車4S店,80多名小學生被迫回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瓦房里上學至今,多年來,村民多次上訪反映無果。(2月19日《 中國青年報 》)

  一個旨在改善教育教學環境的慈善之舉、民生工程,不是物盡其用、讓學生享受到捐資助學的成果,而是挪作它用,成為換取商業利益的汽車4S店,如此明目張膽的“變臉”,難免讓人不堪,這也是對邵逸夫先生極大的不尊重。

  學校緣何在投入使用不到兩周便遭“變臉”?趙村村委會的解釋似乎冠冕堂皇:“學生上學不方便”、“存在安全問題”,雲雲。試問,既然“上學不方便”,為何當初不把學校選在讓學生方便的地方?學校剛剛建成便“存在安全問題”,是不是要追究某些人員的責任?剛剛建成的高樓大廈不安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瓦房”就安全了?

  孩子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給他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是每個家長、每個有良知的人的共同心願。如今,現成的樓房變臉成了4S店,孩子們被迫回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瓦房里學習,此中的利與弊、輕與重、得與失,不言而喻!

  但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能從全局高度和長遠利益出發,自覺矯正那些追名逐利的短視行為,切切實實為孩子們的成長負責、未來負責,為他們營造安全、優美、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讓重教、愛教、護教之風在社會上真正興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