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鄧聿文:中國須重拾改革、重尋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12-03-05 09:18:01  


鄧聿文
  中評社北京3月5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鄧聿文的文章“中國須重拾改革、重尋動力”,文章認為,改革拖得愈晚,成本將愈巨大。要走出“轉型陷阱”和漸進式改革的風險,必須重新界定政府和市場的邊界,約束政府的衝動,這必然是一個包括經濟、社會和政治在內的系統的全面的改革,而不會是單一的經濟改革。因為只有政治的民主化、經濟的自由化,社會的組織化,中產的公民化才能有效約束政府。所以,未來的改革一定要以憲政、民主、法治、市場為目標。詳論如下:

  2012年全國兩會剛於3月3日和5日召開,從本屆政府的任期來看,今次兩會實質上帶有總結的色彩,因而,人們有理由期待它出台一些不僅於當前,也於中國的長遠發展有利的政經等方面的政策和舉措,以使本屆政府的工作圓滿落幕。

  先不妨簡單回顧和評估一下過去五年乃至十年的政府工作。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角度而言,本屆政府的十年,無論在經濟增長還是改善民生方面,都可能是改革以來最好的十年。經濟成功超越日本,“坐二望一”,實現了幾代人未曾實現的夢想;此外,在政府財政收入、國民收入、進出口、城市化、社會保障建設、參與國際秩序治理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和成績。尤其在本屆政府的後五年,面對百年未遇的國際金融危機,果斷決策,出台四萬億投資計劃和寬鬆貨幣政策,挽經濟於不倒,在主要經濟體中率先走出危機的影響,保持了經濟的持續高增長,因此,某種意義上,用“盛世”來形容本屆政府掌舵的十年,或許也不為過。

十年輝煌背後的濃重陰影

  然而,如果只看到這十年的輝煌一面,可能就會犯片面性錯誤,輝煌背後的濃重陰影,或許才是中國真實呈現給我們的圖景。在這十年裡,社會進入大分化、大動蕩時期,貧富分化的加劇、食品安全問題的擴散、腐敗的泛化、階層流動的停滯、官民的對立乃至對抗、社會道德的滑坡和信仰的缺失……直至層出不窮的群體抗爭,無不給“盛世中國”抹上了一筆濃濃的灰暗之色。有學者就把中國在最近十年遇到的問題稱之為“轉型陷阱”,意指在這十年裡,由於改革被既得利益集團綁架,致使社會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自身體制與機制的更新進入臨界,從而出現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經濟社會發展畸形化的情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