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為法案正名或助民進黨擺脫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2-03-20 08:19:29  


  中評社北京3月20日訊/據台灣媒體報道,日前民進黨內由跨派系“立委”組成的兩岸小組討論兩岸議題,經過兩次會議討論,達成了將過去由黨團提出的《中國人投資管理條例》草案更名為《兩岸投資管理條例》草案的共識,“草案”的內容也因應進行修正,在配套規範下鬆綁低敏感度產業。對此,澳門新華澳報評論員富權今天撰文“為法案正名非政黨行為仍見妥協調整態度”認為,不必把民進黨“立委“的這個動作,視為民進黨要放棄“一邊一國論”以至是《台獨黨綱》,但畢竟此事也是民進黨“立委”在現實之下,不得不調整其僵硬立場,即使未能廢除《台獨黨綱》,但至少是放棄“反中”立場,並將《台獨黨綱》與兩岸經貿交流等進行脫鈎處理,或將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民進黨擺脫困境。詳論如下: 

  據台灣媒體報道,在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等“三隻小豬”登陸赴雲南騰沖出席第十屆兩岸關係研討會之前,民進黨內由跨派系“立委”組成的兩岸小組已經討論兩岸議題,經過兩次會議討論,達成了將過去由黨團提出的《中國人投資管理條例》草案更名為《兩岸投資管理條例》草案的共識。而“草案”的內容也因應進行修正,在配套規範下鬆綁低敏感度產業。

  由於民進黨對“國家定位”的意識形態,是以《台獨黨綱》為“神主牌”,長期以來稱對岸為“中國”,陳水扁執政時又將之具體形象化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因而民進黨的黨內文件、對外文書,及其黨員的政治用語,都是將對岸稱呼為“中國”。與之相對應的,則按《台獨黨綱》範式自稱為“台灣”;在民進黨黨代會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後,則開始接受“中華民國”的稱謂。但仍將對岸成為“中國”,這是典型的“兩國論”以至是“一中一台論”。而在蔡英文敗選“總統”後,她本人和代主席陳菊先後提出要重新釐清黨的大陸政策,指出要處理大陸問題必需要瞭解大陸,要瞭解大陸必須要在互動中去瞭解,從互動當中可以找出面對大陸的解決方法,並鼓勵黨員以個人身份到大陸走走看看。

  為此,黨內就有人建議民進黨應派出“駐大陸代表”,建立制度化溝通管道,並服務在大陸的台灣人。也有人呼籲黨中央恢復中國事務部,並為表達善意,將之正名為大陸事務部或兩岸關係中心。因此,當民進黨跨派系“立委”兩岸小組將《中國人投資管理條例》草案更名為《兩岸投資管理條例》草案的休閒傳出後,就有人認為這有可能是民進黨向對岸釋放出善意的表現。實際上,台灣的媒體也是如是想,並認為這是“爆炸性的消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