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吳幼瑉:香港新桃換舊符

http://www.CRNTT.com   2012-03-26 09:24:02  


 
各派力量的對比

  當前,香港社會可以用三分天下來形容。選舉期間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的多次民調結果,反映了各派力量的對比:梁的支持率約為30%強至60%,其中約三分之一的市民是梁的堅定支持者,為三個陣營中最強的一方。

  在這次選舉中,唐營稱梁為共產黨員或鷹派,都不對梁的支持率產生巨大影響;而指梁在具體問題上壓制民主或言論自由,則可對梁的民意有負面影響。為此,有必要指出這種微妙的變化。

  唐營與反對派的支持率大約均不高於20%,不取態或對三位候選人都不支持的則為20至30%。其中流傳的負面消息越多,對三名候選人都不支持的比率就越高。但即使在“民間選舉”,何俊仁的支持率還是相當低,這也說明了港人是非常現實的。

  因此,建制派的支持率合共約多於半數,基本盤約四成,其中三成以上來自基層,一成或以下來自工商、專業界。

  反對派的基本盤為兩成,中間選民三至四成。力量對比是浮動的,當中國國力增長,中央政府對港政策恰當,以及建制派能按民意參政,建制派的支持率就會上升。反之,中間派或反對派的人數就會上升,而且還可以過半。

  多數市民不支持唐英年。不是因為唐的負面報道,也不是因為唐的口才不佳,說了一些傷害草根階層的話。那些都不是唐的舌誤,而是烙印,乃庭訓所致。

  如同魯迅談文學的階級性時稱:焦大不會與林妹妹談戀愛。同樣,緋聞纏身的唐英年不會向“工聯會”的陳婉霞調情。求變的普羅市民又怎會偏愛唐所稱的核心價值呢?

  有錢人可能會感到自己理應比別人生活過得好一些,而窮人卻永遠也不認為自己應該生活貧困。經濟活動中的失敗者往往會為分配不公而大聲疾呼。這正是階級矛盾的寫照。

  本次選舉以來,唐本人及其團隊由始至終能堅持參與,也是可貴的。縱然英年“早逝”,唐營不死。香港工商界人士也由此拓闊了自己的社會界面。唐本人未來的政治走向則有待觀察,但筆者認為他不太可能成為香港的另一位特首。

  香港不大。近些年,約5%的家庭月收入高於8萬港元(約1萬3000新元),10%的高於6萬港元。然而,以工商界、律師、公務員為主體的政黨就有好幾個:有屬建制派的,也有屬於反對派的。“陽春白雲,和者蓋寡”,隨著民主進程,這些政團如果不能成功合縱或連橫其他階層的政團,將來是很可能被邊緣化。

  由於長期未能在政界取得突破,反對派內部的分裂就不可避免了。結果是,一宗幾派,誰也不服誰。這也是反對派所面臨的另一種考驗。在中央政府對港政策嚴重脫離香港實際情況的條件下,反對派儘管不可能執政,但在個別議題上依然可引領社會的共識。否則,反對派的生存空間將受到極大的擠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