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許信良提出“二擇一”卻忘了自己心頭痛

http://www.CRNTT.com   2012-04-19 08:14:28  


 
  當然,在這三條中,最辣手的,還是頭一條“黨主席不選二零一六”。因為以黨主席之身參選“二零一六”,這本來就是蘇貞昌的如意算盤;而其餘四位已經登記參選黨主席的候選人,包括蘇煥智、吳榮義、蔡同榮、許信良,都沒有參選“二零一六”的計劃。因此,蘇煥智首先跳出來表示支持,並表態說他宣佈參選時就表明擔任黨主席不選“二零一六”。吳榮義則透過書面聲明表示,“唯有心中全然沒有二零一六,民進黨才有機會再戰二零一六”,黨內外都將之解讀認為其立場與許信良有異曲同工之妙。蔡同榮雖未表明立場,但較早前也已公開表示支持“當選主席就不選二零一六”的共識。因此,今次參選的五大長老中,已明顯分成兩大陣營,形成“四老卡蘇”的局面,壁壘分明。四位長老連成一氣,逼迫蘇貞昌無法兼得“二零一六”大選的民進黨候選人及黨主席這兩大重要身份,要他“二擇一”。

  這一招,確實對蘇貞昌構成了重大壓力。基於民進黨“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傳統,他不可能公開反對“共同政見”。因而他只能說是在競選中個人有個人的政見,他都尊重。但他卻岔開話題,聲稱民進黨成立時,他是創黨十八人小組之一,而且那時到全台灣各縣市授旗成立地方黨部的人,就是他和高雄市長陳菊。現在二十六年過去了,頭髮是少了點,不過經驗卻是多很多,他非常感謝黨一路的栽培與支持。他還表示,這次“總統”大選後,許多黨員以及支持者非常擔心,希望民進黨能夠當一個強而有力的政黨,來監督完全不聽人民聲音、讓人民生活痛苦的執政黨。因此,民進黨必須要打贏二零一四年“七合一”選舉,來奠定民進黨未來重返“中央”執政的基礎。以此來強化自己黨主席和“二零一六”都要“全部端走”的正當性和合理性。

  其實,許信良提出“必須二擇一”的“共同政見”,是忘記了自己的心頭痛。實際上,在民進黨的參選史上,曾有過兩次“總統”候選人與黨主席不是同一個人的經驗,即一九九六年的彭明敏和二零零零年的陳水扁,在參選“總統”時,都不具黨主席的身份,而偏偏就是這兩次“總統”選舉,令到許信良自己被鬥得滿身傷痕,最後還被迫離開民進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