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令人悲嘆的江豚之死

http://www.CRNTT.com   2012-04-23 12:52:28  


4月13日11時,漁民陶秋之在岳陽縣鹿角鎮雁子洲水域又發現1頭雌性死亡江豚,這是今年3月來發現的第7頭死亡江豚。
  中評社北京4月23日訊/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國寶”江豚活動最頻繁、生命力最旺盛和最佳的繁殖的季節。但從今年3月3日到4月17日的43天之內,洞庭湖區域卻發生12頭江豚死亡事件。中科院水生所豚類研究專家王丁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12頭的數量已經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這將預示著洞庭湖江豚有可能成為長江流域最早滅絕的種群。江豚究竟是怎麼死的?錢江晚報日前登載的王國榮文章“令人悲嘆的江豚之死”指出,當岳陽市江豚保護志願者在“瘋狂”宣講保護江豚的時候,有官員竟質疑“難道江豚比GDP還重要嗎?”正是在這種近乎狂熱和畸形的GDP理念下,當地濫捕濫撈致漁業資源走向枯竭,湖區動物物種不斷滅絕,相關世保組織和專家早已發出警告,洞庭湖生物鏈已瀕臨斷裂,不出10年,江豚也將滅絕。

  江豚,被稱為長江水生生物的“國王”、“水中大熊貓”。可是,這個有著一副天生笑臉的“笑臉娃娃”,正在步其難兄白鰭豚滅絕的後塵,其笑容的背後卻藏著哀傷的現實。連日來,洞庭湖水域江豚連續死亡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據報道,3月3日至今,已經有12頭江豚死亡,而其中9頭集中在一個星期內被發現。

  江豚密集死亡,令人悲嘆。怎麼死的?官員、專家各有“分析”。有水污染引發中毒的說法,也有因過度捕撈、高密度航運和噪音、采砂和水利工程建設等,影響江豚生活等說法。其中“專家證實系餓死”的說法有點滑稽,這是前天的報道,說一位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對一頭死亡江豚進行了解剖,江豚身上沒有致命外傷,但它的消化系統中沒有任何食物殘留。

  已在地球上頑強生存2500萬年的江豚,就這麼不經餓?就算是“餓死的”,那為什麼會餓死?“餓死”至少有兩種可能:一是水裡可供江豚充饑的魚類等食物也“餓死”了;二是水質污染嚴重,破壞了水中生物的家園,毒死了魚類也害死了江豚。不論怎樣,江豚之死,人類都脫不了幹系。

  人類的活動嚴重干擾了江豚的生存環境,這是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當岳陽市江豚保護志願者在“瘋狂”宣講江豚的時候,有官員竟質疑“難道江豚比GDP還重要嗎?”正是在這種近乎狂熱和畸形的GDP理念下,當地濫捕濫撈致漁業資源走向枯竭,湖區動物物種不斷滅絕,魚類從30多年前的120多種驟減到現在的10多種了;江豚從10年前的1200多頭下降到2008年的200頭,到今年3月已不超過85頭。相關世保組織和專家早已發出警告,洞庭湖生物鏈已瀕臨斷裂,不出10年,江豚也將滅絕。有意思的是,有漁政人員馬上出來撇清,把責任推向了“長期排污”的洞庭湖岸一家化工企業,又說是周邊鄉鎮給岸邊蘆葦林打農藥導致江豚慢性中毒。

  “餓死的”,“毒死的”,反正都是人禍。有意思的是,僅過了一天,昨日長江日報有報道:一頭死亡的江豚嘴裡含著一條30厘米長的魚,胃裡還有一條完整的魚;一頭江豚的頭被削平,身體潰爛不堪。這是中科院水生所專家前日上午對從岳陽運來的兩頭江豚屍體進行解剖的場景。解剖結果顯示:含魚而亡的江豚是正在捕食時遭受“電打魚”襲擊,電暈後死亡;另一頭遭螺旋槳“絞殺”。 “餓死的”,“毒死的”之外,可憐的江豚又多了兩種死法。

  千里洞庭水,一滴江豚淚。這個和3歲寶寶一樣活潑可愛的“笑臉娃娃”,即便“冷藏中的屍體仍掛著標誌性的"微笑"”。但是它在水裡受苦受難流淚時,很多人卻沒有看到。儘管6年前國務院領導批示要求加強對長江豚類的保護和研究,國家制定“保護行動計劃”, 世界自然基金會啟動保護行動,年年下撥保護資金,卻沒保護好這“笑臉娃娃”,沒保護好這漁民心中的“河神”,情何以堪,如何向子孫交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