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金融強國”之路還有多遠?

http://www.CRNTT.com   2012-05-27 09:02:22  


  中評社北京5月27日訊(評論員 張茉楠)中美之間的失衡情況到底如何?也許認識到它,你就會了解失衡的真相。

   一般而言,國際財富的轉移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渠道: 一類是貿易渠道;另外一類就是價值渠道,也就是金融渠道。一直以來談到失衡,人們更關注貿易的失衡,而忽視金融的失衡;更關注國際收支平衡表,而忽視國家對外資產負債表(國家對外資產負債表也即國際投資頭寸表,是一國對外金融資產和負債狀況的整體反映)。美國一直把矛頭指向中美兩國的貿易失衡,並將其歸罪於人民幣匯率,然而中美之間的更大失衡是金融渠道的財富分配,而非貿易渠道的財富分配。

  金融危機以來中美貿易失衡已經大為改善。金融危機推動了中國外需依賴型經濟的戰略轉型,通過中國經濟結構的積極調整以及貿易平衡戰略的加快推進,中國外部盈餘已經大幅降低。自從2009年以來,中國貿易順差和經常項目順差占GDP比重已經顯著下降。2009、2010年貿易順差占GDP比重分別為3.9%和3.0%,2011年降至2.0%。按美元口徑計算的貿易盈餘目前比2008年頂峰時低45%,並且已經遠低於國際上4%的評判指標(國際收支失衡的指標),國際收支失衡正在趨於改善。

  與此同時,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經常項目情況也大大改觀,儘管2011年美國貿易逆差為5580.2億美元,飆升11.6%,為三年來的最高水平。但今年以來,貿易逆差大幅改善,2月,美國貿易逆差460億美元,低於預期,環比減少12%,創近3年來最大的下降幅度,隨著中國出口的放緩,中美之間的所謂貿易失衡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